以多元化市场格局打破僵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3日 05:26 证券时报 | |||||||||
潘少华 从去年初开始,伴随着价值投资概念的兴起,以价值投资自我标榜的许多机构挖掘了一些核心资产板块,并带动大盘出现了一波较大的上涨行情。但好景不长,从今年4月起,核心资产股不断下滑,并拖累大盘下跌,人们开始怀疑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市场的有效性。笔者以为,此轮行情的演变并不能说明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的成败,因为真正的价值投资理念尚未在中
真正的价值投资,从理念或风格上说,可以是价值型投资,即通过获取稳定红利收入和价值增值实现收益;也可以是成长型投资,即获取通过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收益。相应的,价值股通常是指市盈率低、价格与账面价值比率低、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成长股是指有良好盈利前景、股价增长潜力大的股票。事实上,大盘股并不全是蓝筹股,而价值股可以是大盘股,也可以是中小盘股、可能是蓝筹股,也可能是非蓝筹股。 然而从目前来看,近两年来所谓的价值投资很大程度上是名不副实的。首先,人们对价值投资理念从一开始就有所误用。比如把价值股与大盘蓝筹股的概念混淆,通过媒体的宣扬为投资大众所接受。而接下来的局部牛市又掩盖了这一有所偏颇的认知,使其未能得到及时纠正。当熊市来临之时,那些假冒伪劣的“价值股”必然要被打回原形,同时在相当程度上拖累了市场。 其次,不少投资者对价值投资的理解仅停留在简单的“一次选股、长期持有”的层面。殊不知市场是瞬息万变的,真正的价值投资战略必须从发展的角度对市场进行长短期结合的跟踪研究,及时做出决策调整。比如当股价不断攀升,宏观调控又重拳出击时,许多本是价值高的股票已不再符合价值投资的择股标准,而许多股票又由于价值的严重低估具有了投资价值,这些变化都需要投资者对市场变化保持灵敏的感觉并做出迅速反应。 再次,中国证券市场投资工具和方法的落后使投资者难以找到与价值投资理念相匹配的投资策略。比如估计政策对未来业绩的影响、给股价估计一个合理的区间等问题都难以解决,于是正确的理念无法被严格执行,非理性行为易占取上风。 另外,随着行情的演变,许多机构投资者并未坚持其所标榜的价值投资理念。一方面,在市场一度出现的普涨行情中,不少机构把容易拉升的投机性股票纳入组合以获利,为以后下跌时的斩仓种下了恶果。另一方面,当市场下挫时,许多基金经理迫于业绩压力难以坚守价值投资阵地———要么抛售了不利于炒作的价值股,要么对价值股采取大进大出的投机性波段操作。更重要的是,由于市场由单一理念主导,机构博弈的困境使得基金的交叉持股严重。羊群效应使得众多机构在价值股抛售浪潮中只能选择跟风,这也从另一方面助长了市场的大起大落。 事实上,如同商品社会中不同的消费品有着各自特定的消费群体一样,证券市场的需求本身也应该是多元的和多层次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差异完全可以形成不同的投资需求。而个人投资者按其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预期收入等要求的不同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投资需求。如青年人偏好高风险投资,中年人偏好中等风险投资、而老者则偏好低风险投资。而作为机构投资者,其本身包括证券、保险、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等多种类型,在投资期限、收益率要求、风险控制等方面均有迥异的投资需求,即便是同一类型的机构也会因资产规模、投资理念和风格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需求。 勿庸置疑,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尚未形成多元化和多层次化格局。在需求上,由于没有专业的供给方通过舆论或营销来启发需求,导致许多投资者并不了解自身需求,只是盲目跟风。而另一些投资者却苦于针对其特定需求的专业服务尚是一片空白,不得不随波逐流。在供给上,许多机构把证券市场的边缘化和当前行业发展困境一味归咎于市场外延不够大,而忽视通过挖掘市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内涵来取得内生式的突破和发展。 笔者以为,单一的市场格局相当程度上桎梏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在当前外延式创新步履蹒跚之际,内生式发展思路可以成为打破市场僵局、取得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作者为湘财证券国际业务总部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