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航空巨头的奶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2日 14:35 北京现代商报 | |||||||||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航空公司似乎集体身陷困境每隔一二天便会有一起航空纠纷。据统计近期内这样的纠纷已有300多起其中大部分是因航班延误乘客要求索赔而起。种种纠纷表现出中国国内乘客的维权意识大大提高也表现出中国国内航空公司近期来焦躁不安、捉襟见肘的窘态。 国内航空公司近期的这种窘迫表面上看是由于中国民航总局公布了一个《航班延误
《中美航空协定》规定未来6年内中美两国可以分阶段从目前指定的4家航空公司增加到9家航空公司进入对方航空运输市场并允许各方的航班数量由目前的每周54班分阶段增加到每周249班。中美所指定的航空公司将被允许飞往对方的任何城市可在对方境内设立货运枢纽并享有全面开放的货运权利。根据这些规定中国的航空企业应高兴——可以到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上去大展身手大赚钞票了。然而中国航空企业却高兴不起来原因就是自身能力不足。面对国外强手在国内向来以老大自居的三大航空公司其实并不大。据了解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总数加起来还只相当于美国一家航空公司拥有的数量。至于盈利能力中国国内航空公司绝大多数都在亏损边缘挣扎。 如果说《中美航空协定》是从高端对现有中国航空公司的紧逼那么即将出现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就是在低端市场实施挤压很有釜底抽薪的味道。前不久国家民航总局批准春秋国旅组建低成本航空公司。所谓低成本航空就是机上没有饮料、没有餐食没有漂亮的空姐为你服务更没有免费的报刊杂志供你阅读。其特点是单一机型、零服务或自助服务、点对点航线、网络售票、员工工资福利更低、飞机利用率更高。 对此中国现有的航空公司几乎合力排斥他们认为:“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乘坐飞机就是为了炫耀他们习惯了要有年轻漂亮的空姐来服务有饮料有餐食等服务的提供。”但这个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从2003年起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根据国外经济发展规律此时的人们开始大量出游。对这些旅游者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再把乘飞机视作豪华享受而只是把它当作代步工具有关调查表明八成以上的国内旅客在出行时更愿意选择低成本航空。低成本航空必然会抢走航空巨头的一些市场份额。余梦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