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郎咸平这样的“学术明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2日 02:04 新京报 | ||||||||||
和内地的经济学家相比,郎咸平显得是那么的另类。他不是甘于寂寞埋首做学问,而是满世界大声嚷嚷声怕别人听不到;他不是一团和气“闷声发大财”,而是振臂一呼咄咄逼人。 郎咸平毫不隐讳地表示“我喜欢做明星的感觉”,对有人把他称为“民企教父”而感到高兴。对于即将面临的官司,他反而称可能是好事,会让他更加有名。他甚至不否认他
说实话,听到郎的这一番话,我一度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我认为郎咸平应该是一个说话滴水不漏、做事严谨、态度谦逊的学者,不该这样张扬。我想,一些郎咸平的反对者也可以拿他的这番话大做文章了。 不过,反过来一想,郎难道说的不是真话吗?他在美国默默无闻,来到内地就声誉鹊起,爆得大名,难道这有什么错吗?他说了,就是为展示自己的才华、追求这样的名气来的。每一个经济学家都会有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取向,郎咸平不过选择了他认为的“个人收益最大化”的一种,而且他毫不掩饰地把它表达了出来。这和安徒生童话中的小孩敢于大声疾呼“皇帝没有穿衣服”一样,需要一种说真话的勇气。郎咸平敢于且乐于做这样的“学术明星”,我认为无可厚非。 那些不求闻达守书斋、穷经皓首做学术的学者们固然值得敬佩,但郎咸平这样善于表达自己声音、希图推销学术观点的学者也很可贵。何况,经济学本来就是经世济民的学问。 中国这样的“学术明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一些主流经济学家不是也在占据着大众传媒的话语权吗?他们频频地在报端和电视镜头前亮相,穿梭于各个大型企业之间忙于做“顾问”,走马灯似的到全国各地的论坛上发言和演讲,何尝不是“学术明星”呢?多一个郎咸平这样的“学术明星”算得了什么?只要他坚持一个经济学家的原则,按照学术研究的规则说话,我想他再怎么“风光”,也不至于“伤害了企业家”吧。要知道,没有不同声音的“一言堂”才是对国企改革的伤害。 郎咸平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指出了一个事实:一些地方的国有资产正在大量流失;而国有企业归根结底是你的和我的,国资的流失就是每一个公民财富的流失。 郎咸平一语惊醒梦中人。一些地方在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中,何曾有人考虑到过这些“国企的主人”呢?我想,之所以郎的声音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就在于他旗帜鲜明地声称“维护大众的利益”。 至于郎咸平的学术观点,当然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他坚持“国有企业的效率比民营企业要高”,就难以服人;他呼吁要“停止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未免给人因噎废食的感觉;他认为,如果国有企业赚了钱,国库充裕了,国民就可以不用交税,就可以给我们修路建桥,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样通过国企赚钱再来投资公共事业是没有效率的。关键的问题还在于,他不能回答民众如何享有对国企的控制权索取的权利。 但是这些都可以归结到学术层面的争论,重要的是郎咸平说了真话,指出了当下国企产权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 毫无疑问,我们需要郎咸平这样的“学术明星”,这也是他学术自由的一部分。只有当郎咸平成为一个“学术明星”,也只有当关注大众利益的“学术明星”越来越多,才能引起人们对国企改革问题的重视。国有企业不是需不需要产权改革的问题,而是怎样进行产权改革的问题,只有在一种开放的气氛中,才能找出一条更好的国企改革之路。经济学界需要一场思想解放的大讨论,而郎咸平成为“学术明星”无疑在成就这么一个契机。 雪里埋(四川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