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挑战与对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 08:57 中国经济时报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经部李志能博士

  编者按:

  在目前国际服务业转移成为重要趋势的情况下,中国该怎么办?是主动承接还是被动接受?中国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能否将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成功复制到服务业的国际转移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玉兰油欧莱雅6折起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上?我们有什么优势和不足?该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本专题通过对专家的采访和一个地方案例的剖析,试图给这些问题找到一种答案,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观察角度。

  本报记者 李慧莲

  目前,国际服务业转移已经蔚然成风,涉及软件、电讯、金融服务、管理咨询、芯片、生物信息等多个行业,涵盖产品设计、财务分析、交易处理、呼叫中心、IT技术保障、办公后台支持和网页维护等多种服务类型,转移的工作岗位动辄成千上万,业务金额则数以亿美元计。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基本状况和特征如何?这一趋势会对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应对这一趋势?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一直关注此问题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经部李志能博士。

  服务业国际转移成为重要趋势

  中国经济时报:近几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开始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虽然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仍然是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内容,但是发达国家服务业国际转移也已蔚然成风。据你的研究,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基本状况和特征究竟怎样?

  李志能:从转移金额、就业和投资总额看,国际服务业转移规模较大。国际项目外包市场从1998年起步,2000年扩大到了1万亿美元,2001年达到4万亿美元,2003年据信已达到5.1万亿美元,到2010年将达到20万亿美元。全球IT服务项目外包是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热点,仅软件项目外包每年就有1300亿美元的规模,印度软件出口在2005年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预计到200年,软件项目外包将为印度提供220万个工作机会,吸引50亿美元投资。到2007年,美国整个IT行业23%的就业将设在海外,远高于2003年的5%。发达国家金融服务业目前的1300个工作岗位,在今后5年里将有200万个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世界最大的100家金融服务公司向外转移的业务金额将达约3600亿美元。

  20世纪70年代初,服务业只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1/4。1990年,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超过了第一、二产业之和,达到了50.1%。1999年以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在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重超过了60%。从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体看,跨国公司是国际服务业转移潮流的发轫者和主体。微软、花旗集团、美国在线、Intel、IBM、GE、Cisco、AmericanExpress等行业巨头无不侧身于这一转移大潮之中。

  此外,国际服务业转移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并且日益深入到企业内部核心环节和过程。同时,服务业国际转移形式趋于多样化。具体的形式有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跨国直接投资和收购兼并等等。最近跨国公司的收购外包服务企业的举动,标志着服务业国际转移已经迈上新台阶,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中国经济时报:你觉得这种转移会持续多长时间?

  李志能:从一些国际社会经济因素看,从服务业国际转移本身的阶段看,转移刚刚开始,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仅需将其现有的商业流程与服务从劳动力昂贵的本国照原样搬到劳动力便宜的国家和地区就能够省下数十亿美元的成本。德勤也认为,通过将一些工作外包到印度,美国公司可以降低40-60%的成本。

  跨国公司推动服务业国际转移远不只是为了节省成本,跨国公司进行服务业国际转移着眼于全球化的战略调整和布局。全球经济从大规模生产转向大规模客服化是跨国公司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组织技术性根源。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企业的强大竞争,迫使传统服务企业发动服务业国际转移。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迅速老龄化的趋势,会引发极严重的长期就业短缺和企业雇佣成本上涨,促使美国大规模利用发展中国家低工资和低福利水平的就业人口。

  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经济时报: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极力开展的一项工作。你认为中国在这方面有没有优势?比如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

  李志能:从转移服务业的跨国公司角度看,我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还面临竞争力方面的重大挑战。人们通常认为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具有的一些竞争优势,如市场潜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在跨国公司看来可能并不存在。而一些对形成服务业竞争力至关重要的因素,如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和流程组织管理,中国的重视还很不够。这些挑战的实质是,中国不能以发展全球制造中心的思维模式,来承接以全球服务经济化为背景的服务业国际转移。

  中国经济时报:具体来讲,这些挑战包括哪些内容?

  李志能:比如说,国内服务市场总体发育滞后,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消费心理鸿沟”。跨国公司的服务业国际转移,虽然目的是以低成本满足其国内需求,但前提是服务的客户满意度不容下跌。因此,承接方服务市场需求的规模、质量和消费心理等特征,是跨国公司衡量承接方保证客户满意度能力的重要标准。

  在国内服务市场发育仍然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国内服务消费心理和国外服务消费心理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国内消费者对服务仍然“重价不重质”,客户满意度集中体现在杀了多少价,但国外游客到中国以很低价格买到了产品,却不满意,因为“不知道还被骗了多少钱”。中国丝绸在国外从上流社会的珍藏到地摊上贱卖,中国的淡水珍珠养殖业在过去短短几年内价格下跌了三分之二,被高端消费者遗弃看来无可避免。这种行业恶性价格竞争导致“杀鸡取蛋”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忽视国外市场消费心理有很大关系。

  中国很希望将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成功复制到服务业国际转移。但是,服务业转移和制造业转移的最大区别是满意度要求:对制造业的消费需求基本上可以明确量化到产品的性能和价格,但是服务消费更偏重心理层面的满意度要求往往很难量化。

  中国经济时报:你前面提到,除了在市场潜力方面人们的感觉有误,中国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也并不明显?

  李志能:人们通常认为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明显”,但是从跨国公司的角度看远非如此。大规模的服务业国际转移对我国人才观念和培养机制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企业中层管理薄弱,集中反映了现有服务业人才职业化和终身学习渠道的问题。例如,缺乏称职的软件项目经理,已经是中国软件业行业积弱不振的问题根源。中国软件企业最缺的不是抢夺软件外包头包项目的高级人才,而是落实项目实施和保证软件质量的中层项目经理。没有后者,前者项目拿到也是白费力气。前段时间,国内一家龙头软件企业拿下一个10多亿元人民币的日本项目,由于设计和实施问题得而复失,整个国内软件行业哀声一片,都觉得短时间内没有希望再拿到类似的大项目了。业内人士称,缺乏稳定的中层管理队伍落实项目质量是该项目失败的原因;国内软件项目经理的待遇水平已是印度的两倍,仍然有价无市;没有合格的项目经理,CMM等企业软件资格认证拿到也是摆设。

  高级人才可以通过国内外猎头来调剂,大量中层管理的缺乏只能通过改进整个人才培养机制来解决。在所有制结构大变动的过程中,由于民营企业更注重赚钱,职称评估体系被大大削弱了。中国本土的企业大多“只愿乘凉,不愿种树”,什么人才可以迅速赚钱就直接挖角,普遍缺乏相对规范的企业内部培训体系。目前国内几乎没有市场认可的企业职业培训证书,而在跨国公司中,GE的财务培训、花旗的金融培训、微软的系统工程师培训等是行业内中高级职位的通行证,比大学的学位还受行业的认可。

  中国经济时报:除了市场和人力资源外,还有别的障碍吗?

  李志能:主要表现在服务企业投资严重不足,信息化程度低,投资遭遇技术和融资体制障碍。

  可以举一个国内服务企业普遍投资不足方面的例子,国内的物流业还基本处于加强机械装备的阶段,很少应用信息技术。从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通用输出设备的人机比例看,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上海,与韩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等具有可比性的国家或地区相比,处于全面落后的状态。

  国内服务业投资不足,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很多人对服务业投资强度认识不足,认为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而非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其次,服务业投资有一定的临界性,成则一本万利,败则颗粒无收。第三,在以银行贷款为主要融资方式的中国,资产质量不可捉摸使服务业融资非常困难。投资以对IT投资为主,服务的复杂性、及时性、灵活性、服务反映时间、可靠性、安全性、精确性等反映服务质量的特征,都由高强度信息技术投资来保证。但是,供应链之类的IT技术不像制造业的尖端硬件设备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很难让批示银行贷款和土地的政府官员放心。而且,IT投资品贬值速度太快,无法成为有效的抵押资产。

  此外,我国一向“重硬轻软”,导致作为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软性”流程组织管理能力,成为中国服务企业“成长的陷阱”。首先,缺乏流程管理能力,中国企业很难将制造业的优势扩展到服务业。例如,ISO9000等流程标准在国内制造业已经相对普遍,服务企业却很少采用。现在软件、电影和音乐的制作通过流程的规范化,创新的部分和简单重复劳动的部分得以很好地分工组合,行业的大部分工作内容已经实现“工厂化的计件工作制”。中国在吸引国际制造业方面远比印度成功,但是在吸引信息服务业方面却很难与印度竞争,根源就是在流程组织管理方面的薄弱。其次,国内高技术仍然停留于硬件技术,忽略了流程技术的战略价值,流程专利还未起步。

  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战略对策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中国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能不能像中国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那样成功?前景如何?

  李志能:中国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比较成功,如何将这种成功拓展到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人说,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对我国有多大的价值,可实现的转移规模决定一切。但是,我们可以断定,国际服务业向中国转移长期前景可期,短期规模相当有限。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李志能:主要有几点:一、结合我国经济服务化方向和当前宏观调控形势,防止“被动服务经济化”。

  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和我国长期发展的结合点有两个:一、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需要人力资本的支撑,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尤其是能够帮助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让大学生这些“七、八点钟的太阳”以及对他们寄予厚望的家庭看到希望和出路,在政府政策考量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二、如何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能够创造条件促进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向服务经济升级,推动增长方式向集约化发展。

  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也有利于当前宏观调控的成功实施。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和加速发展国内服务业相结合,与当前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没有冲突,可以在重化工业和房地产等受调控领域之外,提供一个新的投资方向,为整个经济提供一个规模可观的新经济增长点。

  把加速国内服务业发展和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结合起来,实现国内服务市场和国外服务市场联动,一方面可以迅速扩大服务产业的规模,解决因短期规模不大而政策动力不足的问题,避免错失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良机;另一方面是从长期看,有利于防止出现“被动服务经济化”的倾向,即服务经济化趋势是因为出口对象国的美国等国服务产业需求的扩大而引发的。如果美国等服务进口国的需求增长放慢,将给服务业承接方的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冲击,而且“被动服务经济化”可能对现有经济结构带来一些冲击和风险。这些都要求我国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时高度关注“被动服务经济化”问题,一方面通过国内服务业的发展积极主动调整现有经济结构来提高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实现扩大出口国目标和积极平衡进出口的进出口政策。

  为此,应该明确国家产业结构向服务经济方向发展,制定政策鼓励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大规模服务企业的发展。

  二、考虑试点推行消费税,逐步规范政府体系的服务采购制度,加快国内服务市场发育。出发点是促进解决服务业发展难以增加税收的政府激励问题,通过政府采购行为的导向作用,加快国内服务市场的培育。

  三、加快事业单位的改革和民营化进程。在经济日益服务化的今天,必须把事业单位改革提高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高度,而不是单纯从政府机构改革或者社会职能落实的角度来看待。

  四、建立和完善服务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国家需要将人力资本积累政策提高并落实到比高技术产业政策更重要的地位,从以国内外“猎头”为主转向建立更基本的人力资本自我积累机制,建立多渠道竞争的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实现由国家、企业、个人(家庭)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成本。

  五、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立法,促进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多方吸引服务业转移。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