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浙江民企大举外迁谋发展(分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 03:48 人民网-市场报

  辛华

  由浙江省工商局公布的名为《从浙企外迁看我省个私民营企业生态环境—————关于全省民营企业外迁资金外流》的专题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目前浙江共有3058家民营企业外迁(迁出省外),外迁企业对外投资总额226.3亿元,外迁企业在省外创造的总产值达453.59亿元。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玉兰油欧莱雅6折起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报告》表明,中小企业是浙江民营企业外迁、资金外流的主流。在所抽样调查外迁企业中,原在浙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89.5%,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70.4%,对外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82.3%。

  调查同时认为,企业外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浙江的商务成本明显偏高,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如何看待如此多的资本外流与企业外迁,这种“出走”会不会造成浙江经济的“失血”,这是关心浙江经济的众多人士最为担忧的。

  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官员认为,应当理性审视这种“出走”。浙江企业“走出去”的比较多,各类生产要素大范围、大跨度、大规模流动,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结果。从深层次分析,浙江企业“走出去”,除了一些共性因素,也有个性因素。首先,是资本的逐利本性所致。外迁是浙江企业的主动性战略思想,因为外迁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获取更多资源,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同时,众所周知,浙江有着充裕的民间资本,需要向外投资寻求增值,这是经济规律,也是必然现象;再就是中央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激发了浙江企业外出投资的欲望。

  “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必定要注重内涵的提升和外延的扩张。‘走出去’应当是浙江企业、民间资本的一种经济扩张行为。”浙江大学一位教授也认为,对浙江企业的外迁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能断然地说是好事或者坏事。他认为,像浙江这样资源比较贫乏、民间资本比较丰厚、民企比较活跃的地方,“走出去”,包括资本“走出去”,肯定是一种必然。

  浙江省个私民营企业协会秘书长潘立生对民企外迁也持乐观态度。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浙江企业外迁主要是“增量”意义上的跨地区发展,是去外地创办新企业,而不是已有企业“存量”的逃离。“就好比水池里的水满了,从浙江这个资本池向外自然流淌,是正常现象”。

  浙江块状经济十分明显,传统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出产着数以万计的“浙江制造”的产品。这些打着“浙江制造”烙印的产品,均来自于星罗棋布的块状经济,这也是浙江经济的活力所在。浙江经济界人士认为,由于市场进入门槛低,极易形成过度竞争,部分中小企业由于无法承受日益增长的生产成本而往外迁移,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改善产业内部过度竞争的格局,从而给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市场报》 (2004年08月31日 第二十五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