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青岛 食用油价格大跳水 消费者抢购遭暗算(地方传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 03:33 人民网-市场报

  本报记者 郑国清 实习记者 冯海明

  近来,食用油市场呈现出直线下滑的趋势,这与前一阶段食用油价格飙升形成了鲜明对比。近日,记者在青岛市各大商场、超市看到,包括各品牌的大豆油、菜籽油在内的食用油齐刷刷地贴上了降价标签,而且降价幅度都不小,在沃尔玛最大降幅竟然达到23%,有的商场更是出现了凭票抢购现象。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玉兰油欧莱雅6折起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记者同时发现,只要是8月份上架的食用油,大都标明“降价原因:成本降低”的字样,真的是成本降低吗?业内人士揭开谜底:“怎么可能降低?原料可是一直都在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食用油市场价格跳水?青岛市经贸委有关负责人说,主要是国家食用油新标准10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商家希望借促销在新标准实施前将不符合新标准的存货“清仓”。

  据了解,现行食用油标准是20余年前制定的,已经明显不能适合现代消费水平的需要。为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国家出台了新的食用油标准。新标准原定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但因生产厂家反映过渡期太短又推迟到10月1日。

  新的国家标准主要针对花生油和大豆油,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明以下3项核心内容:标明生产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按品质将所有食用油分为4个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四级为最低等级,禁止只标注“烹调油”、“色拉油”作为等级;原料中的大豆是转基因的也必须说明。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只有极少数知名品牌针对新标准进行了明确的标注,绝大多数产品或多或少都存在漏项问题,而一过今年10月1日,这些产品将被明令禁止上市销售。

  食用油价格下跌,一方面与国家“十一”起强制执行花生油、大豆油两项食用油国家标准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秋季来临,一些商家想趁机抛售“勾兑油”。

  入夏以来,各地气温普遍高涨,正是棕榈油在豆油中勾兑的良好时机,一些经销商为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在豆油中勾兑棕榈油,勾兑比例可能高达60%以上,这样豆油的油品质量将会大打折扣。经过“勾兑”过的油品在夏季是看不出好坏的,棕榈油在22℃以下才会凝固成白色块状。目前,立秋已过,虽然国内大部分地区仍保持高温天气,但到9月份之后,秋天来临,国内天气转凉,这种“勾兑”油的销售旺季就将结束,经营者出货的紧迫感也越来越强烈,不得不借助降价来大幅抛售。

  另外,一些品质低劣的经营者在油品中掺入低价的陈菜油和棕榈油来蒙骗消费者,牟取暴利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同时,新标准的实施将提高食用油市场准入门槛,一大批实力不济、装备不好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而一些资质不够面临淘汰的企业则不排除利用降价乘机“浑水摸鱼”狠捞一笔。因此,消费者应该理性看待此次降价。

  《市场报》 (2004年08月31日 第三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