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纪录1000页公告 未解宝钢拟购资产突然盈利之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0日 09:29 财经时报 | |||||||||
在上个星期,中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宝钢集团和它的子公司宝钢股份(600019)一群高管奔波于北京、深圳、上海等地,说服机构投资者(主要是基金)对其前所未有的增发方案投赞成票。几乎同时,8月19日,一份长达1000页的公告悄然面世。这份1000页的公告,详细描述宝钢此次增发收购集团资产的质地。值得注意的是,与之前一份于8月12日发布的公告相比,市场对它却没有太大反应。8月12日的公告说,宝钢股份将增发不超过50亿股,最多募集资金280亿元,其中不超过140亿元从流通股股东中募得,另外140亿元由宝钢集团资产冲抵
可靠消息称,最终方案将与此前的武钢股份(600005)增发方案极其相似。然而,这个交易在细细推敲之下,竟是中国最大钢铁企业的债务重组的一个里程碑,交易如果完成,即宣告起先不良资产的重组方,包括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和一些银行,在经过不到三年的等待之后,纷纷获利套现!这一轮旨在挽救宝钢旗下一些钢厂的债务重组大约始于1999年,2000年宝钢集团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商讨债转股之事。大约在2001年年中,集团下属的上海梅山钢铁(简称梅钢)、上海市第一钢铁(简称一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简称五钢)全部改造完毕,债转股涉及金额60亿元左右——这些将在本次增发的交易中,全部卖给上市公司,彻底解决掉当年的不良贷款问题。梅钢的故事南京市西南郊距市区24公里之处,梅钢正是此次注资案的主角之一。它是一个净资产70多亿元的“大块头”。2001年7月,当时宝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梅山公司以15亿元净资产和5亿多元现金出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简称信达)、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简称东方)分别以对梅山公司18.5亿元、6.47亿元、4.97亿元债权按照11折股,其中宝钢集团通过梅山持有44.42%、信达持有29.59%、国开行持有10.34%、东方持有7.94%,南京市投资公司持有7.7%。根据本次注资方案,宝钢集团所持的44.42%、信达29.59%、国开行所持10.34%梅钢股份将被放进上市公司。东方的套现,将视乎宝钢集团与东方的谈判进程。如果可在9月26日宝钢股份股东大会之前达成,则注资案将会增加东方所持的梅钢股权,规模进一步扩大。消息人士对《财经时报》透露:东方之所以特立独行,是因为它认为需经过独立的资产评估,在9月26日股东大会之前,关于交易价格和程序多半未能确定,“但是,注资只是时间的问题”。梅钢中惟一留下的,是南京市投资公司的7.7%的股权,据称这是为了维护与当地政府的关系——这笔股权最初是以土地使用权交换所得。事实上,宝钢应当乐见信达、东方们的退出:2003年梅钢净利润近6亿元,今年上半年的盈利已经超过去年同期——但是按照原有股比,超过50%以上的投资收益被别人分享。资产管理公司的大餐宝钢股份对本报默认,资产管理公司的利益已经得到满足了,“我们已经能够买这部分资产,那么这些问题就应该已经解决了。”信达、国开行、东方套现的价格,仅以公布的1.08倍的市净率(市值/净资产)计,三家机构获利均十分可观。何况一般来讲,资产管理公司当初接手这些贷款时,都是按打折价购买的,通常达到3折。从这种角度看,上述资产管理公司应该在本次增发之后得到一个满意的价格。但是,记者无法获知这中间的利润是如何分配的,因为交易过程是:宝钢集团先将信达们在梅钢的股权收至手中,再由上市公司与集团进行关联交易。内幕人士指,第一个交易价将通过集团与信达们的协商而出,这么做,正好规避了价格的披露。类似的规避,在一钢和五钢注入上市公司的过程中亦有体现,但是方法有别于梅钢。这是今次拟置入宝钢股份的9块资产之中,惟一不是通过宝钢集团公司层面购买的,而是分别向一钢和五钢购入其旗下资产。这也是一个富有心计的设计,目的是便于操作:一钢和五钢在2001年由几家资产管理公司以债转股的方式和宝钢集团共同出资设立,今次注入的是一钢和五钢的100%优质钢铁主业(其所有权并非宝钢集团一家所有),而存续资产质量不高。假如单单剥走优质钢铁资产,其余股东一定不干——位于上海长江路的一钢成立于2001年6月底,宝钢集团以28.75亿元出资,华融、信达、东方以对一钢6亿元、2.29亿元、2.09亿元的债权出资,后几经增资,宝钢集团目前在一钢的股权比例达到87.57%。一钢今年上半年钢铁主业净利润9.7亿元,去年9.85亿元。五钢债主也是上述三家,只是债权的数量较小一些,目前宝钢集团持有五钢83.81%。五钢及上海钢铁研究所(简称钢研所)上半年钢铁主业的净利润达到9600多万元,去年6500多万元。据调查,一钢、五钢除钢铁业外,其余资产多为亏损,或者上不了台面。注资将这样完成,先由宝钢集团与三家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协议,确定利益分配,再由上市公司向一钢和五钢收购前述优质钢铁资产,账面价值分别是89.94亿元和17.57亿元。套现之后,一钢、五钢的股东们再实现利益分配——这同样规避了信息的披露,令人无法知道小股东们的获利情况和两家钢铁公司的资产真实情况。但是,同样是注资,位于宁波的不锈钢厂宝新钢铁公司(宝钢集团持股54%)的注入过程相当透明,操作简单,体现其资质上佳。无厘头的利润普遍上涨那么,这9块拟注入资产的质量到底如何?公告预测了这些资产的全年净利润,后者将影响目标资产的市盈率,因为这一数据由280亿元市价和2004年预测净利润相除所得(如按2003年的净利润计,目标资产市盈率超过10倍,与目前宝钢股份的市盈率相差很少)。在280亿元既定的前提下,一个相对低的市盈率便于取悦投资者。因此宝钢有做高预测净利润的冲动——这份1000页的公告称,按宝钢预测,目标资产今年有54亿元的净利润,收购后宝钢股份的收益将有所下降,但是幅度并不高,净资产收益率将由收购前的近13%,下降到收购后的11.52%。可见注入资产的质地并不太差。公告称,这9项资产的盈利能力提高极大,今年上半年实现30多亿元净利润,而去年全年净利润也仅28亿元。假设全年利润平稳,由于宝钢的产品的季节性和受本轮宏观调控影响很小,那么今年净利润增幅估计可以接近120%,即使按照宝钢预测的54亿元计,增幅也达到93%,宝钢股份今年上半年的利润增幅也不过26%。《财经时报》遍访业内,多数人对于这么大的增幅都表示不可想象,特别是宝钢股份将要收购的9块资产,几乎无一例外同时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激增。比如嵊泗马迹山矿石港区,去年亏5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就盈利1100多万元;宝钢海外公司去年盈利2.9亿元,今年仅上半年就盈利3.8亿元;宁波宝新的盈利同比增长500%以上……“几乎不可能,即使经营成功,一个公司实现利润大幅增长,但是9家同步增长有点令人吃惊。”一位多年研究钢铁板块的分析师表示。一位接近宝钢的人士却有不同看法,除今年钢价上涨,加上部分工程完工增加了产量(比如宁波宝新)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利润增幅不能说明经营方面的实际情况。他说,去年这些公司对资产提取了减值准备、坏账等,正是由于这些非经常性的损益降低了去年的实际盈利情况。因此去、今两年的利润不具可比性。但是,记者发现即便以这种会计因素去考察,体现9块资产减值提取情况的两项:管理费用和营业外支出,反映出去年的数据与今年上半年的相当。因此,上述人士并无法解释今年盈利突然增长的秘密。对此,宝钢股份人士亦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宝钢董事长谢企华一再强调“我们收购完全是新建的资产,而不是旧的生产线”。股份公司总经理艾宝俊也指出,由于近几年200多亿元的投资,这部分资产盈利能力和工艺水平、产品定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投行人士认为,设备先进并不能表明盈利能力强。在历史上,宝钢曾在冷薄板上输给设备比其落后的鞍钢,当时鞍钢仅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改,而宝钢则引进先进设备,虽然工艺上有些差别,但由于价格上有竞争力,鞍钢还是击败了宝钢。宝钢在拟收购资产利润大幅增长之际,股份公司却在增加折旧的提取额。在推出增发方案的这一天,宝钢股份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使利润总额下降17.13亿元。在2003年,公司已将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从8年、13年,调整为5年、7年,导致利润总额降低了6.35亿元——做高上市公司市盈率,做低拟注入资产的市盈率,从而显示后者具有升值空间!如何对待存续资产重组其实并不以增发为句号,接近消息的投资银行家说,宝钢集团获得至多140亿元资金之后,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收回信达、东方、华融在宝钢集团子公司一钢、五钢中的股权。《财经时报》进一步获知,交易完成后,剩余的资金将被用以解决存续企业的问题。“能卖的就卖,人随资产走,不能卖的,宝钢集团将有一揽子方案去解决。这是原则。”宝钢股份人士说,集团的存续企业负担也不大,除了将要破产的二钢、搬迁的三钢、尚未确定投资的巴西钢厂,还有就是一钢和五钢剩余的资产,这些资产净值400多亿元。坊间估计,花不掉的钱,宝钢集团可能会用以继续投资新的企业,时机成熟再注入上市公司。集团将成为一个创投型的企业。这种看法有其政策方面的背景,去年年底,国资委副主任李毅中提出,将集团公司变为创投公司是解决的一种方法,比如TCL集团(000100)。 作者:陈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