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揽手机设计乃自毁长城 对国内手机厂商“后向一体化”的担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0日 09:03 证券时报 | ||||||||||
    耗费大量资源去赢得几个小小的战斗,却可能输掉了整场战争。假如国内手机厂商真的实施向供应链上游进军、将大量资源投入设计业务的“向后突围”战略,很可能是凶多吉少的自毁长城之举。     对于夏新、波导、南京熊猫(资讯 行情 论坛)、TCL移动等国内手机厂商开始遇到的困境,手机厂商和业界分析人士开出的药方惊人地相似。他们固执地认为,
    表面上,这种思路的逻辑似乎很清晰:尽管国内品牌这两年在手机市场上风生水起,红红火火,然而在浮华背后,处于行业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仍然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外公司———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索尼爱立信等,其次是法国、韩国、台湾的设计公司加上国内的中电赛龙、国电未来等设计公司。国内手机厂商仍然是食物链最底端的“食草动物”。因此,应向供应链上游进军,推行后向一体化,将手机设计业务纳入厂家的组织体系中,把现在被韩国人、台湾人、欧美人赚走的钱赚回来,掌握供应链的更多话语权。然而,这种看似逻辑清晰的策略,其实很可能已经误入歧途。     首先,理智地分析一下,以目前国内厂商的实力,恐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实现对IC设计技术的掌握,顶多也就能做一些目前韩国、台湾人做的解决方案罢了,只不过是减少了食物链中的一个次要环节,无法改变产业链的大格局。换句话说,“大钱”还得由外国人赚走,这是现实,无法逃避,只能面对。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冷静地想一想:目前被韩国、台湾的设计公司赚走的钱,到底花得值不值?在对收购上游业务的后向一体化的研究中,经济史上最经典的案例,是上世纪20年代通用汽车收购费雪车体公司的例子。传说中费雪车体的“敲竹杠合约”,俨然是如今手机行业中的韩国、台湾、欧美上游供应商的翻版。然而,姑且不论这个证明“市场失灵”的“费雪车体寓言”,如今已被经济史学家证明属于以讹传讹,哪怕其真实可信,这种将上游业务纳入庞大组织中的作法,也只是二十世纪特定环境中的潮流罢了,而现在的社会早已经天翻地覆!二十一世纪企业管理思潮的最强音恰恰不是一体化,而是外包!     在企业管理中,有些“浪费”是必须的。五十年前,当别人问松下幸之助,为何不将其下属的JVC音响业务与松下其他同类部门合并时,松下幸之助的回答是:在规模经济和组织秩序上的损失,能够轻易地被创新和部门之间竞争所带来的动力所克服!企业永远不要去消灭这种“必须的浪费”。     众所周知,手机设计对创新性思维和组织灵活性要求极高,最优秀的热卖产品,是由无数设计公司中的怪才狂人们,经过无数次的“技术试错”和“艺术疯狂”而设计出来。试想一下,假如将这些灵活的设计公司纳入手机制造厂商的庞大官僚机构,哪怕还是原班人马(其实国内厂商请不起),国内制造企业中的官僚文化、科层组织也会扼杀最好的、最不可思议的设计!当设计业务由独立而灵活的专业公司,变成自己的部门、下属时,确实会“听话”得多,但也会因此失去效率、失去创意、失去活力、失去创造性、失去利润!     老实说,国产手机这几年之所以能够有所作为,主因是设计上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然而,这一优势正在消亡,诺基亚等国外品牌已经由每年几款机型变成每年几十款,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翻盖式手机”等多种款式也全面杀来。而在销售领域,原来本土企业的优势———全国城乡的广大销售网络正日益被大型专业连锁店所取代。在这种设计、销售受到前后夹击的情况之下,国内厂商如果真的将设计业务纳入手机厂家的组织体系图中,等于主动削弱自己在机型多样化上的长处,与国外厂家去拼处于劣势的研发实力,无疑凶多吉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