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K线背后去:从发现黑马到培植黑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0日 08:47 证券时报 | ||||||||||
    在中国股市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投资者理念和作业方式变迁的一个最重要分界是“K线前面”和“K线背后”。早期的股市投资者,无论是普通股民还是专业券商,都没有公司研究和行业分析的意识,它们投资作业的基本方式是看盘面、听消息、读股评、测行情,然后凭感觉决策买什么卖什么。这种状况从1990年开办股市以来一直持续到1995年底。我们称这个阶段为“在K线前面”的阶段。
    1995底,笔者时任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的时候喊出“走到K线背后去”的口号,主张跳出盘面行情,走到K线背后去研究上市公司的质地和前景,分析公司所在的行业景气情况。从此,以当时的君安证券为代表的券商纷纷发育研究队伍,开展公司和行业研究。由此,以当时的券商机构为主体的中国机构投资者进入了“K线背后”的阶段,通过K线背后的公司调研和行业分析发现投资机会,进行投资决策。最先走到K线背后去的那些人,因为有着信息优势,能够先人一步买入“好”股票,同时及时回避“坏”股票,所以容易获得战胜市场的超额收益。     显然,从“K线前面”到“K线背后”,是中国证券界在自身发展和靠拢国际惯例进程中的一次重要跨越。遗憾的是,证券界走到K线背后去的专业努力,一度滑向了一个歧途,即与上市公司勾结进行报表操纵。所幸歧途终归没有变成正道。后来的主流方向还是以专业能力在K线背后发现投资价值。如今,专业的分析师队伍日益壮大,它们在K线背后的研究分析工作越来越成为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们赖以决策的重要基础。无疑这也是国际投资界和投行界的成熟业态。     证券研究力量的发展壮大,使得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挖掘和分析判断日益深入,投资界内各股市场势力彼此之间相知相熟的“圈子效应”也日趋显著,机构投资者之间在占有信息、分析信息和判断信息方面的差异性趋小,所有关于上市公司的重要信息都在圈子内迅速变成为公共信息。     上市公司信息的充分流转和公共化,直接导致了专业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弱化,通过信息先占优势战胜市场的时效性极其短暂。从未来趋势上看,随着专业研究力量和投资机构的崛起,市场上价格与价值的偏离会更迅速地被市场力量所发现和纠正,而且,网络等现代化通讯手段的普及使得个人投资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大大增强。因此,通过发现价值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所有这些意味着谁都很难依靠信息优势获得长期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水平的超额收益。换句话说,公司好坏变得有目共睹,价值判断变得人所共识,投资者很难凭借知人所未知的信息先占优势和见人所未见的价值发现能力优势来获取超额收益。     市场发展到今天,试图获取超额收益的投资者,还需要进行一次投资理念、作业方式和赢利模式上的新跨越,即从发现价值到构造价值的跨越。发现价值的理念是,走到K线背后去,通过公司及行业的调研和分析,对公司的投资价值和风险作出识别和取舍。构造价值的理念是,积极驱动公司经营优化和管理改进,促使公司创造价值,实现业绩提高。用通俗的话说,发现价值是去寻找黑马,构造价值则是去培植黑马。     构造价值、培植黑马的机会,是来源于中国上市公司现状的。在当前阶段的中国资本市场上,大量的上市公司战略思维迷茫,资源配置散乱,公司治理效率低下,机会识别能力不足,资金投向多变,业务结构不合理,管理素质差,绩效改进空间大,公司再造的可行性强。这为我们通过公司再造和管理改进的方式来获得超额收益提供了机会。     中国GDP每年保持8%左右的快速增长,这种增长趋势将延伸到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只有5%-6%。而美国标准普尔500在过去25年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却高达18%。也就是说,中国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尚不及标准普尔500的1/3。显然,只要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率提高1倍,则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可望下降50%。正如北大教授周春生所言:“当前资本效率的低下,为我们快速提升资本使用效率预留了广阔的空间,而国民经济的高速成长,又为上市公司提高利润率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我们认为,在天时地利具备的历史形势下,对于整个上市公司群体而言,真正重要的是通过产业战略重建、资产重组和管理变革彻底再造企业的产业能力和资源配置,全面改进企业运营的系统效率,从而从根本上实现公司的经营优化和绩效提升。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最大机会莫过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