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油、电、水齐涨价 宏观调控变数陡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7日 18:55 中国经营报

  作者:崔毅

  再也没有一种经济现象能比三大原材料价格几乎同时上涨,更引人关注。

  8月25日,继国际油价摸高每桶50美元大关后,中国成品油价格今年第三次统一上调,平均涨幅8%。而就在前一天,北京市发改委决定于9月2日召开调整居民用电价格的听证会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以落实今年6月份国家发改委关于北京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上调3.4分(含税)的决定。

  无独有偶,8月初,北京市公布了最新的水价上调方案,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由每立方米2.9元上调到3.7元;工业、商业用水由4.4元上调到5.6元。而北京水价、电价的上涨,只是全国水、电价格普遍上涨的缩影。

  短短半月之内,三大原材料价格相继上涨,不能不令业界惊诧。由于事关民生,此番价格波动也成为人们街头巷尾的议论焦点。即使媒体一再强调,“上涨是规律使然”,人们却似乎更愿意相信,此乃政府宏观调控之“故意”,旨在抑制不必要的投资与消费,为“过热”的经济降温。

  然而,仔细考察,“故意说”实难成立。

  自伊拉克战争以来,动荡不安的局势迫使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近日,占世界原油产量2%的俄最大石油公司——尤科斯,迟暮将至,更是催生国际油价逼近每桶50美元大关。而油价狂升不止的同时,中国7月份原油进口量却高达961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40.7%,原油进口成本激增。

  由于中国目前尚没有确立独立的成品油现货与期货价格形成机制,对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中国只能被动接受,并参考国际上三地价格,滞后一个月,形成国内成品油中准价格。因此,此次油价上涨,不仅在预期之内,更在情理之中。毕竟,早已步入国际资本市场的两大公司(中石油、中石化),绝不肯独自承受国际油价高企所带来的成本之压。

  至于电价与水价的双双上涨,套用“物以稀为贵”的市场经济铁律,再贴切不过。今年以来,24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及中国北方淡水资源日益枯竭的事实,使得调价成为政府惟一可行的“治本”之道。

  因此,由于资源瓶颈,三大原材料价格上涨,更多的还是“规律使然”。

  但“故意之说”并非人们带有感情色彩的发泄,事实上,业内有观点认为,基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于抑制盲目投资,作用积极。

  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对中国经济过热问题的认识逐步加深,宏观调控的力度也日益加大。目前,业内普遍认为,投资的结构性过热是中国经济过热的根源所在,而投资结构性过热与投资过热不可同日而语。在结构性过热中,资源耗用过于集中,社会经济表现为资源瓶颈性因素引发的由局部产业辐射到整体经济的过热。此番煤电油运的全局性短缺,正是这种过热的具体体现。

  于是,中国经济在并不健全的价格形成机制下,落入循环:一方面,结构性的投资过热导致资源瓶颈的突显,简单的短缺又带来稀缺物价格的简单上涨,而基础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进一步带动下游相关产业的产品及服务价格上涨,使得社会经济面临全面通胀的危险。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可以抑制不必要的投资,使所谓的“过热”适度降温。只是由于原材料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这一假设显得理论色彩浓厚。

  事实上,更多的业内人士表现出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增加宏观调控难度”的担心。毕竟,如果年底之前,国际油价不能维持在45美元以下运行,中国今年的GDP增长将减少近1个百分点,同时,CPI(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将上扬1%。更重要的是,一旦CPI涨幅过大,央行很可能被迫加息,这将严重影响宏观调控初期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明显压力,并形成对国内消费的相对抑制。与此同时,如果美国、日本、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受到国际油价高企的持续威胁,即使是中国的传统出口领域,也将受到负面影响。最终,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长也许将不得已缓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