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知识介绍:我国玉米区间贸易主要特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6日 05:54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我国不同地区在玉米收购价格和收购费用上存在以下差别:东北玉米的质量总体上低于华北玉米:东北玉米基本是烘干玉米,容重低,破碎多,颜色偏红,口感差,无甜味,而且在烘干过程中导致营养损失。华北玉米基本采用自然晾晒,籽粒饱满,容重高,破碎少,色泽好,黄色素完整,适口性好,有甜味。在正常年份里,华北地区的自然晾干玉米比东北的烘干玉米价格每吨要高出20-30元。
东北玉米收购环节的费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收购费、烘干费、仓储费。收购费用包括人员工资、检验费、电费等,一般在20-30元左右。烘干费用一般在30-50元左右,水分越高烘干费用越高,从24%-25%的含水量降到14%需30多元/吨,从27%-28%含水量降到14%大约需40元/吨,春节后的玉米已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脱水,水分含量已降低至20%左右,比节前可节省20元/吨的烘干费,而且大型仓库的烘干费用一般要低于小型仓库的烘干费用。如果收储单位自己有粮库,仓储费成本估算在5元/月左右,如果租借其他仓库进行短期存储,仓储费用一般也不会超过0.1元/吨.天,一般情况下,收储单位大都按照勤进快销、边进边销的原则进行销售,以求降低仓储和管理成本。华北玉米不需要进行烘干,仓储费成本估算在8元/月左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超出东北地区,因此收购环节的各项费用也略高于东北地区。 建国以来,我国玉米流通格局大体经历了三次演变。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可概括为自产自消,全国各地产的玉米大多都是自我消化,几乎不存在较大规模的区域间流通。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可概括为北粮南调,其主要特征是在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条件下,随着东南沿海及华中、西南等地区饲料业的发展,我国饲用玉米的北粮南调开始形成,每年都有数百万吨的玉米从东北各省区按国家调拨计划调出,并且省际间计划调拨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流通方式,而通过市场自由调节的玉米处于从属地位。从90年代至今,可概括为北粮南运,1993年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南方销区逐步放开,形成了以东北、华北玉米为供应主体,以南方沿海和内陆省区为消费主体的北粮南运格局。90年代初期,整个北方地区玉米产量占全国的80%,却只生产33%的肉产品;南方地区玉米产量占全国20%,却生产了67%的肉产品。如此巨大的供需矛盾,推动了北粮南运的进程。90年代中后期,东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粮食调出区,华北地区玉米调出量逐步减少,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则成为最大的玉米调入区。在我国玉米北粮南运的流通格局中,主要的玉米集散中心有五个:即产区的长春--四平--铁岭一带铁路沿线、大连--鲅鱼圈--锦州港口沿海一线、华北黄淮地区,销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江浙沪地区。 由于东北玉米的商品率较高,向区域外提供的商品玉米每年可高达2000万吨以上,占我国省际间大宗商品流通量的6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玉米集散地。东北玉米销售半径大,外运大多采用火车运至关内或集港后海运,但铁路运输时申请车皮的难度较大,隐性成本较高,而海运又只能局限于沿海的省份,只有在长途运输中才具有价格优势。一般来说,在华北新产玉米上市后,东北玉米外运数量大幅减少,国内多数地区均前往华北、黄淮一带进行玉米带购。东北地区新产玉米的收购普遍从11月中下旬开始,在11月到次年3-4月间,东北玉米的外运数量会受到集中收购和运力的影响而保持在较低水平,而且在此期间,华北玉米相对低廉的收购价格和与南方主销区间较短的运距也会抑制东北玉米的外运。 华北玉米的流通存在较强的阶段性特点,从整体上看当地自产自销所占比例较大,商品量不大,基本上卖给临近的南方各省,而且基本采用汽车外运,很少进行长途运输。一般情况下,华北当地产的玉米可供数量只能维持到第二年的3-4月份,因此在玉米丰收后的10月至次年4月,华北为商品玉米调出地区,但进入5月份后,又逐渐成为玉米调进地区,需要从东北地区购入玉米,一直到下一轮华北地区的新玉米上市。上海证券报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