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超过需求增长中国汽车产销量全面放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6日 05:36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国际金融报记者 宫广军 发自上海 7月份中国轿车产量比6月份下降21.1% 1至7月新增工业库存13.26万辆
轿车市场上弥漫着严重的持币待购现象 产销量的持续低迷使中国汽车正面临两年半以来最严峻的市场考验。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共生产轿车17.04万辆,比6月份下降21.1%,比上年同月仅增长0.5%,增幅比上月回落了19.9个百分点。 7月份产量骤减4.57万辆 7月份中国轿车产量比6月份骤减4.57万辆,轿车生产大幅下降基本上在业内人士的预料之中。由于轿车月销量已由20万辆以上水平急速滑落到近几个月以来17万辆左右,在库存明显增加的情况下,轿车月产量被迫向下调整。7月份适逢高温天气,企业借电力紧张和设备检修之机,采取了夏季歇业的办法主动压产。全国21个生产轿车的地区中,有19个地区生产下降,只有2个地区略有增长。 7月份全国轿车销售17万辆,比6月份有所回升,在大幅压产的情况下,轿车库存快速增加的状况有所缓解,但夏季歇业和延长休假时间仅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轿车库存过大的问题。 近两年对全国汽车市场繁荣贡献巨大的北京市今年二季度以来市场销售急剧下滑,4月份以来汽车销量逐月下降,7月份销售3.1万辆,首次低于上年同期销量,同比下降15.6%,市场销售下滑幅度超过全国水平。在汽车消费信贷没有明显松动的情况下,除北京外,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大城市的汽车销售也都受到了较大影响。 跨国巨头在华扩张应反思 中国7月份的汽车产量同比下降逾20%,业内人士分析,原因是销售增长趋缓,加上盛夏限电措施迫使工厂纷纷停产,各大汽车制造商开始削减目标产量。 此前,国家采取措施进行宏观调控,对包括汽车贷款存在坏账多的问题进行了限制,一定程度上使最近几个月汽车市场销售突然放缓。市场形势迫使跨国与本土汽车制造商对数十亿美元的在华扩张计划进行反思。全球最大的几家汽车公司及其中方合作伙伴,2003年共承诺投入逾100亿美元,以及预计在2007年前将产能升至约600万辆,达到2003年中国本土制造小汽车销量的3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7月份汽车产量为17.04万辆,比6月份下降了22%,与去年同期持平。2003年,中国汽车销量几乎翻倍,在2004年年初的月增幅也高达40%至50%左右,此后,销售增长率也急剧放缓,7月仅增长2%。 一家上海咨询机构已将今年的销售预测数字下调20万辆,至253万辆,该数字中还包括17万辆进口汽车。2003年的销售数字为220万辆。 新增汽车库存13万辆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尽管今年前7个月我国汽车工业产销均保持超过20%的增长速度,但汽车库存,特别是轿车库存明显增加。这反映了急速增加的轿车产能暂时超过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今年1至7月我国汽车产销量为303.05万辆和28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54%和20.57%,销量低于产量增幅近3个百分点,新增工业库存13.26万辆。其中轿车产量和销量为144.89万辆和133.5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0.21%和27.09%,新增轿车库存11.34万辆。今年新增的汽车库存主要集中在前10大汽车厂家,占全国汽车产销量超过80%的这10家企业,新增库存13.04万辆。10大轿车厂家新增库存63501辆,其中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新增库存较多,上海通用前7个月产大于销2.78万辆,消化了以前的库存。2003年全年中国汽车库存为5.29万辆,其中轿车为4.73万辆。 持币待购现象严重 自今年5月份以来,轿车价格下降的力度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许多车价的大调整超出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轿车价格底线的预测一再被市场击破,这对已购车者的打击甚大,同时又加剧了潜在购车者的观望心态。轿车降价的边际效果也变得越来越差。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已进入全面取消进口配额的后过渡期,轿车市场上弥漫的持币待购现象与入世前相比有过之无不及,轿车企业的分化态势持续加剧。去年以来投资的许多轿车新建扩建项目目前已形成生产能力,但市场需求并未同步跟上,轿车产销率仍持续走低,导致大量轿车产能放空。 在整个轿车市场蛋糕没有增加很多的情况下,少数企业的高增长是以其他多数企业产销量的下降为代价的。考虑到去年底轿车产销量基数较高的因素,如果今后几个月轿车市场没有根本性的好转,那么还将会有更多的地区和企业产量出现下降。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8月26日 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