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发行”能否挽救新股不败神话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5日 10:58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黎霆 新股跌破发行价的案例虽然早有发生,但像今年这样大面积出现“新股赔钱”的现象还属首次。沪市的济南钢铁和深市中小板的苏泊尔甚至在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使得A股市场“新股不败”的神话彻底破灭。
在降低发行市盈率和发行价的呼声越来越高之际,8月23日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的公司法修正案草案和证券法修正案草案,分别删去了关于股票溢价发行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批准的规定。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标志着股票溢价发行市场化的开端。 投资者开始谨慎 承销商初感压力 8月17日上市的苏泊尔,以12.21元的发行价开盘后一路下跌,随后几个交易日股价继续下跌,一直跌破了10元,成为“新股赔钱”的典型案例。 发行价就是其上市交易的最高价,这意味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惨痛,更意味着一级市场的所有申购者全部套牢,没有任何获利出逃的机会。据统计,在今年上市的新股中,目前跌破发行价的已有20多只,与发行价相比这些股票蒸发的流通市值达十多亿元,投资者损失惨重。 北京证券研发中心张九辉向记者表示,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目前市况的太弱,资金供应跟不上扩容的速度。据测算,除了在2000年流通市值有大幅增长外,自2002年以来流通市值就在一直12000亿至13000亿元之间徘徊,这说明市场中的钱并没有增多,但股票只数却有大量增加,意味着平均股价必然下移,最终出现新股跌破发行价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 随着赔钱效应愈演愈烈,“新股恐惧症”越发明显,有不少投资者要求开户的券商营业部取消新股自动配售服务,中签后很多投资者也开始学会咨询专业人士,问该股是否有投资价值,最后酌情选择。而放弃缴款的情况也逐渐增多。 以前,由于有“新股不败”的预期收益,我国市场上的IPO发行基本上是毫无困难,但随着投资者越来越谨慎,承销商也逐渐感觉到了压力。 将来新股发行会不会遇到困难?华夏证券投行部副总经理王国光向记者表示,其实券商早已在研究这个问题,从现在来看发行的情况来看,申购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即使目前中小投资者有了“恐惧症”,问题也不会太大。王国光认为,如果真的IPO出现了几例发不出去的案例,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这样可以促使券商承销业务的重新定位,目前券商的职能是错位的,主要进行的是会计师和律师的工作,而真正的承销商应该主要负责定价和营销。 “为什么现在企业不愿意付给我们这么多钱呢?因为他们觉得我们现在承销没有什么风险,也用不着去卖力地销售。”他分析说。 目前来看IPO承销的风险仍不大,比如导致投资者全线被套的苏泊尔,其申购中签率仅有0.0506%,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也有人分析认为,在市值配售制度下,投资者申购新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行为,从而在市场资金面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也能维持较低的中签率。 “降低发行”市盈率只是治标之计 “新股屡败”是发行价偏高还是其他原因所致? 张九辉告诉记者,现在证监会规定发行定价时市盈率不得超过20倍,很多公司的发行价就尽可能地贴近这个20倍的上限,并且由于是以上一年的利润计算,在上市前一年往往会得到一笔财政补贴来暂时提高利润,以实现“圈钱最大化”的目的。但不同行业的成长性是不一样的,做电脑的和做服装的用同一个市盈率标准显然不合适,应该根据公司所处的行业来进行定位,不同行业的股票定价规律是不一样的。 据传,最近管理层召集券商开了一个会,其中讨论了降低发行市盈率上限的问题。数据显示,经过暴跌之后目前深沪两市的平均市盈率在26倍左右,尚高于20倍的上限。但如果按照发行后的动态市盈率摊薄计算,实际上新股市盈率会大大超过20倍。比如,近期中小板新股发行后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比例大多是7:3左右,那么发行后新股的实际市盈率就在27倍左右。由此可见降低发行市盈率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张九辉向记者表示,其实降低市盈率是个“很损的招”,因为这样会导致二级市场股价继续下挫。目前市场上新进入的资金主要是基金,但它们都买了“50只大盘股”,剩下的散户资金有限,其他股票将会越走越低。 一直致力于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张卫星认为,降低发行市盈率只是一个治标之计。今后新股发不出去的情况可能会大量出现,为了发出去他们可能会一再的降低发行价,如果7块发不出去就发5块,再发不出去就发2块、1块5,大股东总是有着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因为他们1股的成本只是面值1块钱。实际上国外股市跌破发行价的情况很常见,但他们的大股东也跟着受损失,而国内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非流通股,圈完钱后二级市场就与自己无关,明显和国外的情况不同,希望我们的市场以后能够改变这种畸形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