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60岁退休:国企老总难以承受之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5日 09:44 南方都市报

  国资委仍在继续“干部年轻化”标准的推广。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上任后,实施了几大动作,其中之一就是对大国企进行重大人事调整,不断推出“管人”的组合拳:国企老总年薪制、海外招聘高管、董事会制度……如果说之前,人们还未认清国资委的角色,那么,在一些强势的人物纷纷被从台上拉下之后——欧阳仲谋退出普天、王之退出长城、赵新先退出三九倪润峰退出长虹,颜志卿、叶毅干、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王开元退出三大航空公司……国资委威力尽显。

  在李荣融设计的改革方向上,这些强势人物最终难容于整体制衡的“治理结构”,必然要离开舞台的中央。而在某个层面上,年龄成为国企老总们的硬伤。

  李荣融曾表示,要在3年内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适应中央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层级结构清晰、专业结构配套的人才队伍。

  但60岁的背后是什么?

  “如果规定60岁退休,等于设定了死亡期限,它时刻提醒国企老总们,你的职业寿命会在60岁戛然而止,这对国企老总们将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领导力专家吴维库曾这样说。

  笔者亦认为,60岁退休制的负作用太大。如果“60岁”作为中央国企负责人职业生涯的一个“大限”,那么将受“60岁退休制”冲击的可能还不止是中央企业,《中央企业负责人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很有可能会成为其他大型国有企业的参照文件。

  重要的是能力而非年龄。事实上,像海尔总裁杨绵绵、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这样站在60岁门槛上的大型国企负责人还有不少。

  明令60岁退休,将对国企老总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它会打击国企老总们的自信心,使一些临近60岁的老总产生自卑感和价值迷失。更难测的是,它会否使国有企业老总们产生短期意识,在企业决策时不会想得太远——“到时候的收益和我没任何关系”。

  国资委在退休年龄上规定一个“硬杠杠”,有其苦衷。但退出机制只是企业负责人选拔任免机制的一部分,在整个中央国企任免机制没有理顺的前提下,退出机制很难有什么实质性突破。

  企业要实现顺畅地权力交接,仍需要有一整套完善的外部制度保障。这恐怕才是国资委应努力的方向。

  本报经济评论员 李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