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经济复杂性凸现宏观调控三大难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5日 06:18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中国经济,因其经济成分、体制结构、国内外市场环境等因素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因而经济运行的表现与以往有明显差异。与此同时,人们对中国宏观经济复杂性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别,而这种复杂性恰恰是目前宏观调控面临的突出问题,而如何把握这种复杂性又成了宏观调控的难点。

  难点之一: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认识,在数据上缺乏连贯性、一致性与系统性。与过去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相比,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已日趋完善,在真实性方面也没有问题,但仍然存在不少瑕疵。例如,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月度统计口径时有变化,过去采用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现在改成了城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把农村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这一项给删除了,这部分估计要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16%比重。又如,最近公布的月度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仅有1-7月份数据,没有7月份的单月数据,由此为解释或理解月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变化增加了难度,人们只好猜测7月份的月度数据了。事实上,相关宏观经济数据的统计口径变化太快及随意性太大,并不是个别现象。

  经济数据披露变化太大是匪夷所思的。不过,这至少可以说明一点,目前相关部门不能完全按照服务于经济社会需求的宗旨,来发布相关宏观经济数据,加上宏观经济数据体系设计本身缺乏完整性,由此造成了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缺乏连贯性、一致性与系统性等瑕疵,这就增加了人们认识经济运行规律的困难。因为,宏观经济数据恰恰是我们理解或解释中国宏观经济现象与问题的前提条件,也是我们处理问题或选择政策工具的判断基础。然而,目前宏观经济数据方面存在的不少瑕疵,客观上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及复杂性。

  难点之二:在宏观调控手段上是采用行政手段还是采用市场手段?这是一个难以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的选择。确实,20多年的中国经济改革,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按理说,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宏观调控应该优先采取市场手段即总量调控手段来进行。但是,如果我们注意到正在变化的经济结构,我们又发现,体制性因素是形成局部经济过热的深层次原因之一。例如,造成历次中国宏观经济较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投资需求膨胀,其中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及由此产生的投资乘数效应又是造成投资需求膨胀的重要原因,并产生了中国经济结构性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完全采用市场手段似乎难以奏效,也就是说,总量调控手段有其局限性,相反采用行政手段可能见效更快。事实上,上半年我国宏观调控的积极成效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

  不过,行政手段也有局限性。例如,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回落,有可能会影响经济增长,但如果行政手段的调控力度一旦放松,又有可能会引起投资反弹。相反,市场手段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要温和一些。那么,目前究竟应该采用哪一种手段呢?争论犹在。这样的争论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关注,在于这些争论有可能对宏观调控政策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产生实际的影响。但是,争论并不是一件坏事,争论可以避免那种达成片面共识或勉强共识的倾向,因为正确的答案不可能来自于哪一种简单的观点。这告诉我们,宏观调控可能要采取多种手段,而不是某种单一的手段,但如何平衡各种调控手段之间的度是有相当难度的,这也是目前国家宏观调控的难点之一。

  难点之三:本轮宏观调控的目标是要遏止投资增速过快、货币信贷增长过猛以及部分行业过热,但仔细研究后发现,部分行业之所以会出现过热,以及投资及信贷增速之所以会过快,源头之一在于房地产的迅猛发展。现在,房地产业仍然处于繁荣阶段,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下降幅度有限,目前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这表明,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业的实际影响有限。

  那么,房地产业持续繁荣暗示了什么样的市场信号呢?首先,有可能对部分过热行业的强劲反弹形成一定的市场基础。如果房地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势必会对钢材和水泥等需求再度刺激,例如钢铁产量中有超过40%比重是流入房地产业,由此会直接影响宏观调控对这些过热行业的持续效应;其次,房贷增速并没有显著下降,房地产金融风险在累积,这无疑给央行紧缩货币信贷政策增加了难度。而这一问题是最易被人忽略的。现在,我们转了一大圈后发现,本该调控的房地产业依然活得很好,引起局部经济过热的隐患并没有彻底消除。所以,在房地产业温度没有显著降下来之前,虽然我们可以暂时达到宏观调控的治标目的,但似乎不能达到宏观调控治本的目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与宏观调控的紧缩背景相反,房地产业的持续繁荣,又转化为目前宏观调控的另一个调控难点。

  上述这些难点说明,虽然目前宏观调控已取得明显成效,这一宏观调控效应还将进一步体现,但我们不可掉以轻心,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宏观调控的艰巨性与复杂性,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上海证券报乐嘉春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