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经济走向:两个版本的故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4日 13:00 21世纪经济报道

  观察者语

  美国正在陷入一场耗资巨大的海外战争和庞大的财政赤字之中;日本复苏之路遭遇挫折;欧元区12国的通胀率也超过了欧洲央行2%的目标达到了2.4%,而2季度的经济增长却由1季度的0.6%降至0.5%;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在经济增长开始减速的同时也面临着高达5.3%的通胀。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而石油价格却在过去的半个月内不断攀升,8月19日纽交所的原油价格冲至48.90的新高。中国石油需求的三分之一依赖海外进口,高价油不断推高制造业的成本,同时推动了通胀,公司利润开始下降,而美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也使得从中国的进口减少。

  近日,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预测,中国3季度GDP增长率将比2季度下降1.1个百分点,达8.5%。此前,一位宏观经济学家表示,如果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持续下去,中国下半年7%的GDP增长率可能将无法实现。

  而中国人民银行8月9日发布的2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称,预计3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略有回落;但3季度消费物价同比上涨幅度可能还会有所扩大。

  摩根大通的最新投资报告也预测,3季度中国物价同比可能增长6%-7%。而按此计算,中国的物价增幅将突破“适度通胀”区间。

  在各方学者的预测中,中国第3季度GDP增长率放缓但物价将进一步走高似乎已经是共识,甚至有学者认为,这一切正在成为现实。而上个月的通胀也已经达到了5.3%。

  中国经济增长率持续走低,而物价涨幅可能突破适度通胀界限,GDP与CPI逆行,由此引发了一个猜想:中国经济是否存在低增长、高通胀、高失业率的“滞胀”风险?

  一些严肃的经济学家们已经发出警告,认为实际价格增长和经济增幅放缓已经给世界经济罩上了“小型滞胀”的阴影。

  或许正如经济学家谢国忠所言,亚洲区的“滞胀”问题只是刚出现,但是若各地央行不尽早调高利率,令经济复苏的进度追不上通胀的上升幅度,两者差距愈走愈远,将令经济环境更加恶劣。再者,中东局势不稳,国际油价即使不大幅向上,也会持续高企,使得现在仍轻微的“滞胀”问题进一步恶化。

  而中国在本轮紧缩性调控措施中,尽管导致投资、经济增长率走低,但物价走高的压力似乎没有任何减轻。比如,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显示,2季度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0.4%,土地交易价格上涨11.5%,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0%。

  对此,央行在两个研究报告中分别指出,通货膨胀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中国国家统计局8月11日公布数据称,中国7月生产者价格指数仍然受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推动,增速达到6.4%,从而预示消费品价格也将进一步上扬。

  专家称,受宏观调控影响最先的是工业增加值,最滞后的是物价。所以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经济增长率还会下滑,但是物价还会上涨。

  此外,国家发改委7月27日发布的消息称,尽管今年全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了重要转机,稻谷播种面积增加,产量将有所恢复,但必须看到,稻谷生产与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缺口。这可能意味着,受粮食价格的牵制,物价指数不会马上呈下降趋势。

  从长期看,如果石油价格继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增长无关的粮价继续上涨,那么中国发生滞胀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

  但另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处于转型中,不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一些指标尚不好解释,所以现在很难对滞胀问题定性。当然也就谈不上是否出现滞胀的问题。

  假如对于原油供应的担忧消失的话,油价在未来的几周将会退却。“你可以很容易讲述两个版本的故事。”J.P摩根的经济学家Bruce Kasman说。

  不过由于目前环球利率仍处于偏低水平,那些低成本得来的钱推动了物价的上涨,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增长潜力的限制,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放缓。

  而即使在美联储已经加息后,许多低利率的亚洲国家并没有跟进。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决心控制过热经济的同时,也需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高利率,避免可能的滞胀。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