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解决企业税务登记证转迁难问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4日 09:24 中国经济时报 | |||||||||
张廷军 沈君 在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出台了包括财政返还和免费使用土地等多项优惠政策,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工作。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充分比较利用各地的优惠政策,从而达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竞争优势的目的,于是就产生了企业在不同省市及区县之间进行搬迁与企业流动的要
税务登记证转迁难的原因 税务登记证转迁难只是一种表象,不单纯由税务部门造成的,而是由综合性因素造成的。其中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制度的因素;既有法律的因素,更有利益驱动的因素。主要分析如下: 一是财政税收体制不健全和财政返还。现行财政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我国税制的双主体化,即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成为税收结构的主体,造成了我国税制整体上的中性化,导致税收宏观调控功能的弱化和短缺。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预算外财政收入十分庞大,税收收入占预算内和预算外财政收入的比例整体比较低。地方政府拥有过大的资金支配权力,为通过财政返还税收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财政返还”具体来说,就是地方政府对外来投资的企业,依据投资规模及上缴税金情况,按一定比例由地方财政出资向企业返还上缴的税金。具体返还标准各地不一,总的来说,经济越落后、招商热情越高的地区,返还的力度越大。从而给投资企业和搬迁企业提供了可以选择和攀比的空间。 二是注册地、纳税地与经营地分离。注册地、纳税地与生产经营地跨两个或两个以上税务管辖区域,相关税务机关对其在其它区域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易掌握。这种情况很容易使企业有空子可钻,造成避税或逃税的现象时有发生,最终导致一定的税收损失。同时这样长期下去将会影响经营地政府的积极性,影响到生产经营地的财政收入。 三是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为了吸引并留住税源,各区县政府责成税务部门采取阻止、延缓税务登记证转迁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可是一方积极吸引税源,一方竭力保护税源,这其间必然出现相互扯皮现象,导致企业迁移难,企业虚假注册、重复注册现象也相应增多,不利于优化发展环境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是税务机关依法行政受到干扰。在遇到特殊企业办理税务登记证转移手续时,税务机关的办事人员没有决定权,拥有最终决定权的只有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这样就导致了税务部门难以按照法定承诺的时间、内容办理税务登记证的转迁。 解决问题的六大对策 税务登记证转迁难问题虽然直接表现为发展环境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是财政税收制度问题、是利益分配问题。要优化国家发展的软环境,特别是投资环境,就要从根本上解决税务登记证转迁难的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改革财政税收体制,建立统一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目前的财政体制导致了各区靠争夺税源户数来争夺财政收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改革政府财政分配体制,可考虑改变企业所得税按照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办法,实行按比例共享的办法,在区域内进行综合平衡,统筹规划、协调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营造公平、统一的招商引资竞争环境。 第二,建立完善投资促进服务体系,树立省市政府统一的招商形象,防止区县之间的恶性竞争。严格按照全市产业布局、功能区域规划、产业配套的要求对全市的大中型项目的选址进行合理调整。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统一政策、统一部署、统一形象,对于各区县出台的鼓励政策要有限定区间。 第三,依法办理税务登记证变更手续,弱化行政干预,营造统一便利的企业流动环境。税务部门要依法行政,各区县政府应当积极支持税务机关依法办理登记证转迁手续,在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工夫。 第四,规范统一优惠政策,减缓区县招商引资时竞争程度。财政返还政策在一定时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适时降低超税负返还政策有利于形成平等纳税、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继续实行这种优惠办法,既会引起其他各区的相互攀比,也不利于整顿财税秩序、规范财税分配体系,加大了分税制财政体制规范运行的难度。地方政府要坚决杜绝各区县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 第五,严格执行税收属地化管理。所谓税收属地化管理,即打破隶属关系、行业界限,统一按纳税人生产经营所在地行使税收征收管理权。能有效解决区域间普遍存在的争税源问题,解决注册地和经营地分离问题,明确各级税务部门的责任。此外,在方便了纳税人的同时加强了税务部门对税源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第六,调整税务登记证转移的主办权,建议将税务登记证转移的主办权由现在的区县税务局调整为省市税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