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高油价可能把经济带进“漩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 10:52 财经时报

  中国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7月进出口总值999.8亿美元,直逼千亿美元大关,创月度进出口总值的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34%。

  同时,贸易逆差规模进一步收窄。今年前4个月,中国进出口连续逆差,累计达到107.6亿美元,逆差持续月份之多、逆差额之高,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的第一次。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成效逐步显现,5、6、7月出现21亿、18.4亿和2.30亿美元的顺差,1~7月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累计贸易逆差48.7亿美元。

  高价多进问题须解决

  在贸易逆差正被逐步扭转的时候,新的压力又出现了。7月底,原本走向趋稳的国际原油价格突然攀升,给中国刚缓解的逆差局面增添了新的压力。

  8月3日,纽约原油市场电子交易系统中的美国轻质原油价格突破44美元;8月13日,纽约市场原油价格更一举突破46美元,有分析预计,全球油价短期内就有可能达到每桶50美元的历史新高。已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中国,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全球油价“漩涡”。

  1998年以来,中国原油的进口价格弹性都接近或大于1。例如,1998年和2001年,国际原油价格分别下跌32.1%和13.8%,中国原油进口量则分别下降23%和14.2%;2000年和2003年国际油价分别上涨57%和15.8%,中国原油进口量分别增加92%和31.3%。

  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石油储备制度,不能实现在国际油价走低时多进口,国际油价走高时少进口,因此,油价上涨使中国多支付大量外汇,财富转移效应非常明显。

  例如,2000年和2003年因油价上涨,导致中国分别多支付59.5亿美元和30.6亿美元的外汇,分别占进口额的40.1%和15.5%。

  贸易平衡压力增大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带动了中国原油进口量和进口价格逐步提升,导致贸易平衡压力也随之提高。

  上半年,中国原油进口额151.7亿美元,增长57.4%,由于价格因素影响,进口净增加17.45亿美元,占进口增量的31.5%;上半年进口原油累计贸易逆差144.8亿美元,其中,受进口、出口价格变化影响,贸易逆差增加了近17.28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国际原油价格高企,中国贸易逆差压力将减少25.3%。

  对于今年全年进口原油预计将达到1.2亿吨的中国来说,下半年还有6000万吨原油需要进口。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高企,将直接导致下半年中国外汇损失达25亿美元以上,给贸易平衡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进而拖累全国GDP增幅的提高。

  国家信息中心有关专家计算,今年平均每桶原油价格估计为每桶37至38美元,与去年相比上涨达10美元;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将直接导致中国全年外汇损失88亿美元,拖累GDP下降0.7至0.8个百分点。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首席经济师陶冬最新的一份分析报告说,中国将是国际高油价最大的承受者。

  外贸区域结构失衡加剧

  出口市场集中、进口来源地集中以及贸易顺、逆差集中等贸易不平衡问题,导致了涉外经济摩擦加剧

  今年以来,中国外贸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际市场环境的好转,导致对主要贸易伙伴贸易实现全面快速增长。在总量实现平衡的条件下,中国对美国、欧盟、香港等传统顺差来源的顺差规模持续扩大,而对日本、韩国、东盟、台湾等传统的逆差来源的逆差规模则进一步增加,导致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

  200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势头加强。前7个月,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总额达960.1亿美元,增长36.5%;日本列居第二,双边贸易总额达929.7亿美元,增长28.2%;美国第三,双边贸易总额达919.5亿美元,增长35.3%。

  在其他7个主要贸易伙伴中,中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双边贸易总额的增幅均超过45%。

  但从贸易顺差的结构看,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顺差高达452.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17.5亿美元;而对日、韩和东盟和台湾的逆差合计高达63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5.7亿美元,其中对日、韩和东盟的逆差提高50%以上。

  中国外贸区域性结构不平衡,一方面因为中国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在东盟等地市场份额较小。

  另一方面,周边国家或地区对中国的投资导致贸易转移效应日益明显。日、韩和东盟等制造业的出口市场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欧美。随着这些国家的产业转移逐步加快,制造业出口加工基地也由本土转移到中国,来自投资主体国的大量原材料、零部件经过在中国加工组装后进入欧美市场,从而导致中国对欧美的贸易顺差和对投资主体国的贸易逆差同时趋于扩大。

  此外,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原材料、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化学产品,也是中国与亚洲主要国家贸易逆差原因之一。在国内资源相对匮乏的条件下,产业发展对来自海湾和南美、澳大利亚等的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也会明显上升,这种趋势今后仍将会长期持续。

  2003年,中国与前10大贸易伙伴的贸易,占中国外贸总额的83.7%;出口占总额的86%,其中55%又集中于美国、欧盟、香港地区三大市场;进口占总额的81%,其中43%集中于日本、欧盟、台湾省三大市场。

  出口市场集中、进口来源地集中以及贸易顺、逆差集中等贸易不平衡问题,导致了涉外经济摩擦加剧。2003年,国际上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立案59起,涉案金额约22亿美元,创历年最高。今年上半年国外对中国出口商品发起的反倾销案件共26起。

  因此,一方面,中国必须进一步推进贸易多元化进程,在巩固传统产品市场和地区市场的同时,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强一些产品和对欧盟和新兴市场的出口;同时,在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磋商和谈判机制的基础上,应加快自身立法,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