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股市再现“双破现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 06:59 深圳商报 | |||||||||
新股跌破发行价老股跌破净资产 低迷股市再现“双破现象” 【本报讯 】“新股跌破发行价,老股跌破净资产”,低迷的二级市场走势令一些股票一跌再跌,有市场人士将之称为“双破现象”。
来自《证券市场周刊》的统计显示,截止到8月16日,2004年以来深沪两市发行上市的新股,已经有23只跌破发行价。而跌破净资产的一些老公司也不断增多,今年6月,ST达尔曼的股价率先跌破每股净资产;进入7月,先后有长春经开、沱牌曲酒、ST托普等A股股价向下突破了每股净资产的防线;8月以来,葛洲坝、一汽四环、神马实业等股票也相继失守每股净资产(见附表)。 风险向一级市场蔓延 有关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虽然发行市盈率基本限定在20倍以下,但是实际发行市盈率(摊薄发行市盈率)仍相对较高,在25倍左右,因此造成了发行价虚高,从而加大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风险。 对于新股跌破发行价现象,巨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总监管卫泽认为,新股发行价格大都是以过去三年的平均业绩,再考虑15~20倍的发行市盈率水平来确定的,这说明发行定价的一个主要依据还是过去的盈利能力,而对从事具体操作的投资人来说,更主要的是看上市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如果对公司未来前景不看好,股票价格自然下跌。发行价只能说明过去,只是一个心理衡量标准,而投资机构是不管这些的,从这个角度说,跌破发行价不值得大惊小怪。 正确认识净资产的意义 每股净资产是企业的静态价值,在我国国有股仍然占据着绝对控股地位的情况下,一些国有股转让的案例都明确要求,国有股价格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否则就有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因此在二级市场中,投资者也往往认为股价不应该在每股净资产之下。而且有观点认为,资本市场相对于实业投资,就是应该有溢价存在,否则就失去了资本市场原本具有的魅力。 而事实上,海外市场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的现象非常普遍。日本股市在长达10多年的大熊市里,有许多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跌破了净资产。中信基金管理公司研究部总监戴波认为,每股净资产并不是股票理论上的价格底线,目前不少股票跌破净资产,既有市场低迷的原因,也有上市公司自身资产质量很差的原因。账面上的每股净资产水平并不能代表公司的现实价值,股价在净资产以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管卫泽的观点是,对于投资者而言,每股净资产更多的意义在于其未来的资产收益能力怎样,而不在于其绝对账面值水平。他举例说,建同样规模和质地的两个商场,如果一个在人烟稀少的农村,一个在繁华的都市,尽管资产表面上是相同的,经营成果、盈利能力显然会大不相同;如果现在要把这两个商场卖出去,前者可能以投入资金大打折扣的价格也找不到买家,而后者则可能产生几倍的溢价。这与股价跌破净资产是同样的道理。(孙庭阳) 作者:孙庭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