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商”突破 要过两重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2日 10:30 中国经营报 | ||||||||||
    日前召开的“首届苏商高层论坛”上,全国工商联主席保育钧直言,“苏商”处在“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中。这可以说准确描述了“苏商”的处境——旧模式遭遇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突破与超越的压力日益增加。改革开放20多年来,苏州民营经济从乡镇经济起步,从“小打小闹”起家,到目前每100个常住人口中有17人在私营企业上班,每100元税收中26.9元由民营经济贡献,每100元社会固定投资中有28.5元由民营经济完成,民营经济总量规模已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据今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与北京、上海、深
    凭借着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凭借着外向型经济的强力带动,凭借着苏南模式所奠定的制造业基础,苏州民营经济正处于向更高台阶迈进的关键时期。其中既有传统优势,也有阻碍前进的掣肘:强大的外向型经济和雄厚的制造能力,使企业太多地沉迷于劳动密集型生产,产业结构并不均衡;特有的稳健和矜持,使苏州的企业平稳发展,但同时却少了一份创业的激情与冲动,由于缺乏开拓意识,市场机遇屡屡被外来者捷足先登;在新一轮宏观调控措施遏制投资增长过快势头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在土地、资金上受到的影响更甚于国企及外企。为此,苏州民营经济要想跨越发展,必须过好这样两道坎:     一是配角努力变主角。目前,苏州外资企业纷纷将自己的研发中心迁来苏州,对于技术方面的配套要求,也将日益提升。而苏州民企现在从事的配套加工,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下游、处在边缘部分,靠搭顺车、傍名牌生存,还有相当一部分只是为外资企业产品提供产品包装、印刷。真正进入到核心部位,或者提供的配套产品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企业所占比例并不高。要想从配角变成主角,必须加入技术,进行创新,拥有自己的技术知识产权。以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以及员工的素质水平,去引领新的市场。     二是大块头要有大智慧。长期以来,乡镇企业赋予的制造基础和现成的市场,让众多民营企业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许多企业普遍感到扩建缺土地,在建项目缺手续,企业运作缺资金。但宏观调控要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促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要使“大块头”有智慧,就要使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产密集型(多数情况下是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增加民营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如开辟苏州市知名企业形象展示一条街;理顺改制老字号商标等无形资产权属关系;引导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养殖户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创立、培育自主品牌;鼓励知名企业办理涉外商标注册,以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拿来主义与跟进战略是苏州成功的经验,这里凝聚着吴商的三大特点:精明、稳健、善学。但稳健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使苏州的民营企业规避了许多市场风险,同时也失去了市场的先机。     编辑点评:沉迷于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稳健与矜持所导致的缺少创业激情,使苏商发展缺乏开创性,固然道出苏商的弱点,但由配角变主角,大块头要有大智慧,也是中国企业界集体需要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