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难真正发表独立观点 中国经济学家看谁的脸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1日 09:0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日电 题:中国经济学家,要看谁的脸色?

  中新社记者 魏晞

  独立经济学家郎咸平主持着一档“财经郎闲评”的节目,但这位铁齿铜牙者眼下一点不“闲”。因为开罪了来自中国海尔、格林柯尔、TCL、科龙的“大金主”,他目前手握法院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传票,更要面对四方指责。

  且不问专找大公司挑赞美的行为炒作与否、目的如何,再暂且搁置对其研究份量与深浅的疑问,这位郎先生至少应该赢得这样的评论:不看他人脸色的经济学家。

  中国国内有媒体评论,中国经济学家分为三类:理论研究型、商业型、为政府和公共利益服务型。此三类或独坐书斋少问世事,或牵涉特定商业集团利益明哲保身,或服务于政府部门谨言慎行,都少了开口说话的自由。

  因此,当以“独立经济学家”身分出现的郎咸平打出“曝光顾雏军并购神话”“四问海尔管理层”“质疑TCL集团财务数据”等等几发重炮时,社会反应会如此激烈。

  中国缺少不看他人脸色的经济学家。至少面对那些羽翼丰满的上市公司时,许多中国的经济学家是失势的。当他们以“独立董事”的身份位列各大公司董事会时,恰恰缺少了“独立”的声音。或者说,他们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各自精深的宏观领域,对微观的公司治理问题缺乏热情。

  奇怪的是,更多时候中国媒体成为代表大众监督中国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口诛笔伐,揪出了银广夏、蓝田股份、麦科特,捅开南方证券、德隆系身上的黑洞,往往使很多将不可收拾的错误得以止步。而经济学家,却很少在其中担当角色。

  大多出身文科的写作者们尚且能从烦冗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中找出问题,可见经济学家非不能为,只是不愿为。

  因此,郎咸平的声音所以被一再放大,是因为这样的声音之前太少。他实际反映了目前投资者的普遍疑虑:担心某些上市企业会在完全合法的前提下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据称,郎咸平下一个研究目标将是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三九集团以及民企南京斯威特和上海的复星实业。无论如何,我们相信监督的眼睛越多,错误的行为越少;上市公司黑洞越少,普通百姓损失越少、国家也越好。不看他人脸色敢于说话的经济学家,则是越多越好。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