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不忘小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0日 22:34 中国经营报

  作者:温秀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的纪念日。在邓小平一句“发展是硬道理”的指引下,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硕果累累、举世瞩目。不知是不是某种巧合,这一年,也是中国重新理解“发展”的内涵与外延的一年。而今,我们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开始了从有到优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特殊的时代,特殊的日子里,所有的纪念都不仅仅是纪念,更是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具有现实意义的思考。“人民性”——伟人思维的出发点与归宿

  红旗出版社副社长 黄伟町

  邓小平最可贵的精神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旗帜鲜明地体现出了自己的人民性。他反复强调要让人民得到实惠,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始终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来看待,致力于打破一切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他从不好大喜功,凡事首先考虑能不能让人民得到实惠,以广大人民是否拥护作为发展好坏的标准。

  在经济建设方面,邓小平极为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他提出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的问题不解决,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发展并实现富裕。当时他在安徽、四川实行了包产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对“农业学大寨”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后来城市改革做了铺垫。80年代中期,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邓小平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也有巨大的贡献。他在视察鞍钢、大庆等国有企业后做的北方讲话中提出要减少行政人员,采用先进理念管理企业。分流出来的其他人员可以去发展多种经营,包括第三产业。

  另外,他在对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认识上也有重大突破。小平鼓励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比如当时著名的傻子瓜子事件,有人说他们是在搞剥削,但小平同志坚定地支持了他的发展。虽然只是一个人一件事,但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就会影响和打击很大一批人。这说明小平同志看到了其他经济成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能调动各种因素来发展中国的经济。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现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并存,没有不同经济主体的充分竞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经济。邓小平始终坚持一点,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与邓小平的思路完全一致。现在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扬。小平一直强调实事求是,能让人民真正得到好处和实惠的就是科学发展观。

  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是依照小平同志的思想指导不断发展的,只不过不同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侧重。在改革开放初期,首要任务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今天的程度,就要着力去思考怎么通过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因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经济总量已经比较大的情况下,就应该更多的关注社会公平,通过强化社会保障制度等各种途径实现共同富裕。“实事求是”思想的真正贯彻者和实施者

  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 夏业良

  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精髓是,排除一切干扰,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全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平。凡是有利于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高速度、高效率发展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管理方法都可以加以利用和借鉴。

  邓小平是在多年思想禁锢的情况下开始拨乱反正的,他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精髓的真正贯彻者和实施者。他竭力克服了党内和社会上的长期习惯性思维,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实践标准。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了建国以来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最重要的思想原则。

  如果我们始终坚持这样的标准,就不会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丧失判断的准绳,就不会“惟上”和“惟出”,我们对邓小平思想的传承工作做得还很不够,缺乏像他那样的理论勇气、改革魄力和前瞻性的大智慧,缺乏像他那样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应当把握好难得的历史机遇,坚定地推进体制改革,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地发展,倡导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他的发展观精华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即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但要分阶段实施,就是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如果过于强调步调一致和实际水平相同,就可能会降低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率。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当前的经济建设才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三大重要贡献

  中央党史研究室博士研究员 武国友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小康社会的缔造者。他对中国有三大重要贡献。一是恢复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初期最突出的就是思想问题,是搞“两个凡是”,还是坚持“实事求是”?中国到底要往何处去?这个时候能否解放思想就变得尤为关键。二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深刻地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并从我国的国情实际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贯彻。三是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根据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实际情况的变化,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同社会制度联系起来的思路,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大胆地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在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是必然选择

  中央党校政法室主任 王军

  我们今天纪念小平同志,理性比激情更重要。

  邓小平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中国人民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因为1979年的时候,市场经济姓社姓资的争论还很激烈,坚定地发展市场经济需要有极大的思想勇气。现在经济发展了,但由此产生的问题似乎让一部分人更加有顾虑了。

  广大下层社会群众往往会感到一种不平衡,贫富差距的拉大常常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于是便产生了心理不平衡。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小平同志的思想在中国整个大的战略发展方面是相当有魄力的,而且也是被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了是正确的,是中国人民发展社会主义,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定地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他提出的发展战略,克服各种发展中的问题和障碍。通过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并辅之以其他措施,贫富差距和发展的不均衡是能够逐步解决的。

  我印象很深的,是小平同志多次讲到责任制,这种政策选择有两层涵义,一是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这个我们一直在做;一是权利向社会回归,即政府向社会最终向企业和个人放权,让企业有自主经营权。这是邓小平思想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就不能扭扭捏捏,而是应该把市场权利还给市场主体,使他们能自由、广泛、便利地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摸着石头过河”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战略选择模型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曹和平

  邓小平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曾一度被人们误读,但其实它很有价值。2001年,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学习模型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人们处在前沿,不知道前进方向时到达目的地的最佳选择。《华盛顿共识》假定一人一票是发展经济的最好选择,放之四海而皆准。其实它违背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原理,所以碰了许多灰。

  有时候人们做出一种选择时无法判断到底好不好,就需要走着看,在实践中加以证明或调整。很多诺贝尔奖的得主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的。又如前苏联,当初之所以会很快解体,问题就在于不加选择,全面接受别人的思想。而邓小平则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给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换来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应该说它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战略选择模型。

  以上文章由本报记者温秀采写整理

  本版图片为新华社资料照片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