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是标准竞争的脊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0日 16:00 经济参考报 | ||||||||||
    国家低能耗节水洗衣机标准刚刚推出,海尔就率先全线停止生产非节水的滚筒洗衣机,并开发出高效节水的自动挡滚筒洗衣机,还愿意把其最新研制成功的自动挡滚筒节水洗衣机技术无偿转让给国内同行,这种做法在全球技术与标准争夺战的大背景下,值得全行业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深思。     全球家电产业的竞争方式已发生深刻变化,技术专利与标准控制成
    在工业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市场竞争的特点是靠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然后靠规模垄断形成竞争优势,产业标准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产品的通用性,标准与技术专利分离。在知识、技术成为决定性生产要素的今天,企业的绩效取决于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此时以技术专利为基础的产业标准成为控制市场、改变利润结构的主动力。标准之争实际上就是市场份额的争夺,你不参与或拥有标准就意味着没有市场,所以说,我们只把目光放在产品上是非常短浅的。     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农业或者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力、资本、原材料等基础生产要素基础之上的,只要这些要素没有改变,我们的产品在全球有价格优势,就具有竞争优势,目前,这种理论开始在全球市场碰壁,如果我们的家电企业仍然按照这样的思路走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在中国家电产业崛起的20年中,我们依靠的根基就是要素价格的比较优势,但是,当我们希望把自己的规模在全球市场范围内拓展的时候,便开始遇到反倾销等贸易壁垒,以及更为坚固、更为隐蔽的技术标准壁垒。不需要预言,中国的家电企业如果不改变单纯以规模为导向的竞争模式,在专利与技术标准中挤出自己的生存空间,我们的产业发展将相当困难。     目前,中国符合国际竞争要求的产业标准系统工程建设还非常滞后,在国内,现有产业标准陈旧、标准生产过程缓慢、标准难以推广、标准的行业监管力弱;在国外,中国企业几乎没有能力与机会参与众多国际产业标准的制定,这样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中国成为行业标准的低地,拥有技术专利的跨国公司可以自由地进入中国市场,而众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机会少之又少。     国家与产业的关系关键是国家如何刺激产业改善和创新的关系,在这方面,政府必须科学地为企业提供提高生产力水平的产业发展诱因,而产业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的一种诱因,用产业技术标准推动产业升级是非常关键的,而一般的补贴、集体研发或者是短期的保护政策往往容易诱导企业走向反面,而不利于产业的升级。     过去是先有产品后有标准,现在是专利和标准先行,新标准就是未来市场的份额图,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专利成为标准,谁就掌握了新产业竞争的主动权,谁就掌握未来的市场。     产业标准的形成往往是全球产业趋势、产业联盟、政府连动的产物。在家电产业中,国内竞争异常激烈,使很多企业并不关注长远的产业趋势,整个产业也很难出现关键的支柱性企业的连动,再加上政府转型在此方面的职能比较弱,政府对标准杠杆的重视不够,所以,用产业标准拉动产业的杠杆有限,并且由于企业发展的中心大多不在技术进步,中国家电业进入了一个标准两难境地:标准过低对企业没有太大的意义,过高反而会对中国企业产生巨大的抑制作用,把本土企业排除在竞争之外。因此,对中国的家电产业来讲,当务之急是密切政府与产业的互动,及时更换对产业既有的保护作用,用良性拉动作用形成标准拉着产业跑,产业推着标准提升的局面。因此说,海尔率先执行新的洗衣机标准意义重大,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停止非节水洗衣机的生产,并无偿转让技术,最为重要的是,这种举动更有利于把产业与政府的关系推动到一个以新标准持续提升为主线的政企良性互动的机制轨道上,这对改善政府对产业的诱因性调控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