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努力实践邓小平金融思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0日 04:06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国际金融报记者 贾南 发自上海

  “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

  “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我们过去的银行是货币发行公司,是金库,不是真正的银行。”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

  在纪念伟人诞辰的时刻,重温小平同志关于金融工作的论述,备感亲切。对比金融业的今昔,更觉邓小平金融思想之深邃和博大。

  回顾往事,毛应梁深有感触:“小平同志有关金融的一系列精辟论述,站在时代高度,以其特有的睿智,为金融改革发展吹来阵阵春风。不但成就了这20年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于今后推进金融事业进一步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以说,邓小平金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大厦的重要宝库。”

  在纪念一代伟人邓小平诞生100周年的日子里,记者有幸采访了曾在上海金融机构长期担任领导的老金融工作者毛应梁,听他讲述对邓小平金融思想的认识和当年贯彻邓小平金融思想的实践。

  曾担任过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的毛应梁,任职期间正是经济体制从计划向市场转轨,亲历了在邓小平金融思想指导下,金融体制深化改革,金融市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回顾往事,毛应梁深有感触地说,“小平同志有关金融的一系列精辟论述,站在时代高度,以其特有的睿智,为金融改革发展吹来阵阵春风。不但成就了这20年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于今后推进金融事业进一步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以说,邓小平金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大厦的重要宝库。”

  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

  记者问道,上世纪90年代初,小平同志提出了“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著名论断,应该怎样来理解“核心”的概念呢?

  毛应梁说,那是小平同志1991年初来上海视察,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汇报浦东开发打算金融先行时,小平同志说道:“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段话深刻揭示了经济与金融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对金融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科学定位和对新时期金融实践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对我国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的金融发展战略,指明了经济和金融改革的方向。

  此后20多年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实践,完全证明了小平同志“金融核心论”的英明正确。当年浦东开发,资金短缺是最大的难题。正是坚持了“浦东开发,金融先行”,四大国有银行设立浦东分行,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率先搬迁到浦东。同时加快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创新,拓宽融资渠道。金融一搞活,资金如开闸之水滚滚而来,才有了今天浦东开发的巨大成就。上海经济持续两位数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现代化进程加快,也和上海具有发达金融业和强力资金支持密不可分。而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因为发生金融危机而引起经济衰退,甚至导致政府倒台的也不乏事例。这都表明了金融在现代社会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一直说金融是“百业之首”,金融业发达了稳定了,各行各业都会兴旺发达,这大约就是核心的领军作用了。

  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记者谈到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了银行改革的问题,要求“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对此,毛应梁回忆,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明确指示“必须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1986年在听取几位中央负责同志工作汇报时,又强调“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我们过去的银行是货币发行公司,是金库,不是真正的银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大财政小银行”,全国只有一家大一统的人民银行,既发行货币,又承担存贷款业务,主要起会计、出纳的作用。

  在小平同志“办真正银行”重要论述指导下,金融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拉开了帷幕。首先在两个“真正”上下功夫,一是把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二是把国有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经过近20年的努力,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完善了宏观调控机制;分离出了政策性银行,实现了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制;实现了汇率并轨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并日趋完善;金融法规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一句话,金融体系已摆脱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向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迈出了坚实步伐。

  从上海来看,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以一行三局(央行分行、银监局、保监局、证监局)为领导,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商业银行、非金融银行机构及外资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这个体系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基本适应了各种经济成份发展的需要,为社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领域提供了全面的金融服务,并日益显示出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龙头作用。其次上海完善了多元化、多功能、开放型的金融市场体系,包含了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黄金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等金融市场,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现代经济活动的大舞台,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是上海从金融法制建设入手,架构了金融监管体系。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风险监管是保持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上海积极探索有效监管方式,重点从“合规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化,逐步同国际接轨。目前由监管机构直接监管,金融机构加强内控,同业自律管理和实地检查、非实地检查、专项稽查相结合的金融监管体系已经有效运作。

  “当然,我们离办成真正的银行的要求还是有不少差距。”毛应梁沉思道,我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比较低,影响了竞争实力。不良资产比例较高。制度创新和业务创新能力不强,传统业务仍占主导地位。内控和风险监管水平也有待提高。相信在“办真正的银行”思想指导下,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完善运行机制,积极防范风险,这种差距一定可以缩小的。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战略构想

  记者说,正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构想,成为上海金融业蓬勃发展的原动力。对此,毛应梁表示赞同。

  他说,1991年小平同志就指出,“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设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目标,即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发展,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上海开始了迈向现代国际金融中心宏伟目标的伟大征程。

  上海在上世纪20、30年代曾是远东金融中心,当时的利率、汇率和金银市价均左右着远东各地区的金融市场,有着丰富深厚的金融文化底蕴。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选中上海是最合适的。上海的金融从业人士也对实现此战略目标充满信心,以积极的姿态来重振雄风,再铸辉煌。当时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在组织、引导、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开放、发展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上海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机构数量、交易规模、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队伍建设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对外开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率先试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外资银行已有80%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外资证券机构代表处有40多家,外资保险公司10多家,所占机构数、存贷款额和总资产比重,都超过了全国总量的50%。目前上海已初步建成全国的金融中心,同时也为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打下了坚实基础。

  毛应梁最后表示,在纪念伟人诞辰的时刻,重温小平同志关于金融工作的论述,备感亲切。对比金融业的今昔,更觉邓小平金融思想之深邃和博大。因此我们可以期待,金融业在现代化经济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8月20日 第二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