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香港引发的思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 11:33 证券时报 | ||||||||||
    自上市以来,中银香港(2388)似乎难脱一些事事非非。去年5月,其前总裁刘金宝先生被调回京后,即传出与富商周正毅的部分问题贷款有关,随后更传出刘金宝先生在担任上海分行行长时,部分贷款已有问题。在这场风风雨雨中,中银香港毅然进行独立审查,聘请当地和海外权威人士成立专责调查委员会以挽回公众信心。在去年9月委员会公布一系列措施,包括委任一名营运总监以及风险总监后,此风波一度平息。
    然而,踏入今年第3季,中银再传出丑闻。除刘金宝先生,另有其他3名高层涉及在中银未上市前挪用公款。虽然,此等事情发生在去年9月未成立新的管理体系之前,但其主要高层相继出事,投资者的确对中银香港心存疑问。     正如不少市场人士指出,作为中资银行,高层人员的报酬和权力不成比例,尤其是这些高层退休后所得回报可能并不太多,而他们可以批出的款项数以亿计。假如他们愿意接受贪款,其所得金额远远超于其工作的薪酬,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有这些丑闻出现。     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加强管治体系显得格外重要,如可将批款与审核权力分开,加设一些风险和贷款审查的独立部门等。而在严密监控的结构下,提高高层薪金也不失为好的措施。提高薪金,其犯罪成本也随之增加。虽然此方法令成本上升,但若考虑到问题贷款可相应减少,笔者认为利大于弊。而且,提升公司管理素质亦可增强股东信心,对股价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此外,由于国际投资者偏重企业管治,中银引发的人事结构问题将对未来准备上市的国企带来启示。笔者看来,国企应加强其企业管治能力,有效防范内部风险,方可获得市场垂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