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香港高层震荡重挫国企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3日 20:24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罗焱 位于香港中环的中银大厦,如利刃般直插云霄,曾以其独特的外形引来香港人众说纷纭。在成立仅仅3年的时间里,中银香港五位高层中的四位相继因经济问题离任。 而本次事件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中银香港自身的声誉受损。香港的国企H股指数,已
除打击投资者信心外,中银香港事件亦在香港引发跨境监管、高管任职资格审核等话题的热议。H股指数受累下跌 “香港证券市场对此次事件反映负面,高盛等不少基金已经开始减持国企H股。”香港金融服务机构亨达国际的联席主席黎伟成告诉记者。黎伟成说,以往H股企业一直被视为优质,其表现往往比大势优势,受到外资投资机构的青睐。而目前在香港股市只是窄幅波动、表现稳定的情况下,国企H股指数几天内下跌300多点,跌幅7%,明显比大势疲弱。黎伟成认为,这显示出中银香港事件所暴露出的诚信及管治问题,令投资者担心。 大和证券香港研究部门的一位人士则表示,由于中资公司的问题一直都有,本次事件并不令人太意外。但“香港投资界对中银香港等中资公司的戒心和顾虑难免会变大。” 在香港从事财经媒体工作的谢先生告诉记者,从公众反应上看,这次事件虽没有去年刘金宝及周正毅之间的问题影响大,但又再次引起各界对内地驻港高管操守的担心。 黎伟成说,香港上市公司的评估,除了盈利前景、派息等之外,还很看重管理层素质。例如,投资界对汇丰控股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来自对其管理层在诚信等方面的良好印象。中银香港作为香港和国际上的品牌公司,在重组上市之后,外界评价一直算不错,但管理层一再因经济原因出事,令内地公司整体上的企业信用成为关注问题。 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以国际标准对中国的上市公司做信任度评级,结果信任度只有35点,远低于平均的50点。 黎伟成又表示,中银已经对解决管理层问题做出积极表现,但仅仅靠改变管理人员和生产经营的问题,还不算是成功的改变。他说,事件发生后,在中银香港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提升信誉的同时,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整体管制,在公司制度和监控机制上进一步完善。公司的透明度要提高,会计审核也应加强。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增强投资者对内地企业的信心。 黎还认为,此外,内地在制度上的某些方面其实比香港领先,如上市公司的独董制度,但措施出台后,执行的力度显得不够。国际机构未下调中银香港评级 除形象受损外,中银香港高层的调查权最近在香港也引发评论。日前,香港新一届立法会议员,东亚银行主席兼行政总裁李国宝公开表示,中银事件涉及香港和内地两方面的监管问题,香港应该要求身在内地的涉案人员返回香港接受调查。但是,去年前中银香港总裁刘金宝的事件发生后,香港金管局一直未能邀请到刘金宝返港接受调查。 香港金管局资源中心联络主任黄庆锋对本报记者说,金管局并不完全了解中银香港上市之前的内部情况,现在金管局与内地有关部门,包括事件的相关人员都有联系,籍此了解有关情况,以及了解金管局可以做些什么。对于内地的调查进展,他表示,不了解内地司法机关的工作方式,不便评论。 中银香港在发布事件的整个过程中从未用过“贪污”一词,而以“涉嫌未获授权而将合并前成员行控股股东所拥有的某些资金,分配作个人用途”表达。 刘金宝在去年离职后,继任人和广北在极短的时间里履新,当时在香港还引发了一些对金管局特快批核中银香港更换总裁的批评。而此次朱赤等三人离职,继任人迟迟未浮现。日前中国银行已经表示,会采用全球招聘形式。 中银香港多位高层的经济问题,令手握银行高层任职审核权的香港金管局成为关注焦点之一。 对于香港金管局是否会加强中银香港高管资格审核,黄庆锋则告诉记者,金管局一直根据既定的政策守则来审核高管的任职资格,对于中银香港的新任高管,也会用同样的标准进行审核。黄说,该政策守则在香港金管局网站上有公开发布,可以充分体现透明度。 黄庆锋说,目前没有新高管应该何时任职的时间表,对于高管职位是否不宜空缺过久,黄表示不予评论。 国际主要评级机构在事件发生后,均维持中银香港的评级不变。穆迪投资对记者表示,事件的曝光显示透明度提高,对于中银香港这样一间越来越壮大的金融机构来说是好事。穆迪同时表示,继任人选会是评级的一个考虑因素,原因是继任者的管理方式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