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一体化踯躅前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3日 11:57 商务部网站 | |||||||||
亚洲作为地理、文化、社会和经济相对独立的地区,存在着加强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性。然而种种因素导致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十分缓慢。 40年前,全亚洲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4%,整个地区的总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不足3%,2000年,前一个数字上升到25%,后者也达到了30%。据预测,到2010年,亚洲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比重将上升到33%左右。如此经济规模的一个地区,显然存在着资源
四大因素掣肘小国出面主导 至少有四大因素妨碍了亚洲经济的一体化。首先,亚洲国家经济的繁荣并不是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结果,它不像非洲国家那样,将地区经济一体化视作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其次,亚洲经济合作离不开日本,然而日本的形象又让其他国家不敢恭维。再次,亚洲地区经济合作也不像拉美国家那样,存在着巨大的排他性,各国并没有被“边缘化”的紧迫感。最后一点就是亚洲许多国家并不完全信奉自由贸易。然而上述因素在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困境的现实面前,开始发生变化,各国都感受到了加强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由于亚洲的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差异,由中小国家或集团出面倡导地区合作,易为各方接受。与一般的地区合作,如欧盟,由大国推动并主导不同,近期成功的亚洲经济合作呈现出小国主导,大国参与的特点。新加坡、东盟等小国或小国集团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起者和主导者。 中美日博弈东盟成利益焦点 日本以及“不在场”的美国对于亚洲经济一体化的主导权,均热情极高。对于中日美三国来说,仿佛与东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是最为理想的选择,于是,东盟就成为三国博弈的利益点所在。 中国率先与东盟达成建设双边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针对中国的举动,日本、美国在亚洲采取的是“迂回”战略,避开中国,愈来愈多地与我国贸易竞争对手缔结自由贸易协议。与中国和东盟采取“一对十”的谈判方式不同,日、美在参与亚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方法。它们利用双边会谈,与不同特点的东盟国家分别谈判。按照区别对待的策略,日本已经和新加坡达成JSEPA,目前在洽签中的主要有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另外,与印尼、文莱等国的双边FTA尚处在研议阶段。 新加坡是与美国达成双边FTA的首个亚洲国家。截至目前,泰国、印尼已经开始与美国磋商双边FTA事宜,美国与菲律宾、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尚处于研议中。还有很多亚洲国家已经表现出与美国签署双边FTA的意愿。这种“催化效应”在亚洲继续蔓延。日、美的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有利于日、美获得最大的利益,还使得两国有能力及时调整自由化的步伐,获得先于中国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的机会。从对东盟的贸易吸纳能力来看,日本稍高一筹。据笔者测算,1991年至2002年间,中国进口额每增长1%,东盟5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菲律宾)的出口将增长0.628%,而同期日本进口每增长1%,东盟5国出口增长1.67%;美国进口每增长1%,东盟5国出口增长0.934%。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元升值,日本向东亚国家展开了暴风骤雨式的直接投资。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美国、“四小龙”的对外直接投资则开始全面铺开。由此可见,对于亚洲国家来说,它们最为需要的是外来资本。中国在对外投资方面,明显逊于日美。从整个海外投资布局来看,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明显偏少,从而影响了中国对外投资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中国因素”举足轻重 在过去10多年里,中国的崛起为亚洲经济一体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中国对亚洲地区的经济贡献率明显超过日本。中国为亚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需求中心之一。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双边贸易额和贸易联系度均大幅提升,表明中国与亚洲邻国的双赢局面正在形成,亚洲地区的“中国因素”在加强。 中国选择东盟作为亚洲区域合作的第一步棋,是具有战略高度的。然而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涉及的层面较多,成果不那么容易达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与东盟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仍然是艰难的,在局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能否快速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进程,争取早日达成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对加速亚洲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