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上市门槛不宜降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3日 11:00 证券时报 | ||||||||||
    中小企业板的设立,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但是,个别公司出现的一些问题,说明民企上市不仅仅是解决融资问题,而且也面临着治理结构、道德风险、内部人控制、约束软化等问题。以前,资本市场过多地承担了为国企改制服务的重任,结果付出了较大的成本。如果现在为解决民企的融资难问题,而放宽对民企的资本市场准入政策,将会再次动摇资本市场的根基。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民营经济在GDP或者国民经济其他方面贡献较大,就应该在规范和管制上给民企网开一面。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想法。对于那些在企业治理、经营、信用道德上存在严重问题,或者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如果我们放低门槛,让这种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然后做大,最后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害群之马”。     这其实跟“草场放牧”是一个道理。如果说允许那些具有破坏性的牧群来这个草场吃草的话,就会面临这样一种局面,一方面草场的草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其他放牧人也不会把自己的牧群放到这个草场来。最后结果是这片草场的消失。     如果民企的很多痼疾在没有解决之前,片面地强调解决其融资问题,其结局将是“穿新鞋走老路”。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造假、欺诈、转移利润等现象,也可能会在其他市场上演。进一步讲,这种现象一旦在中小企业板发生,将会影响到这个市场的长期发展。纵然中国的投资者在心理上能够承受资本市场为国企改革而付出的代价,那毕竟是在支持国家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他们恐怕难以承受资本市场为解决民企融资问题而带来的伤痛,因为民企上市的受益人是民营企业家个人。     当前国内民企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中国经济的新兴力量,在国民经济和其他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渴望壮大,但又面临发展的资金瓶颈;他们天生的逐利性格和家族式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有时难以保证其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因此在制订政策时,既要支持民企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又要对其进行严格规范,这样才能实现民企和资本市场的互动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