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老头一台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3日 02:2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葛丰 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在其自传《有趣时代》中评论说,“现在我们都生活在两个国家:我们自己的国家和美国。”———这话有道理。而需要说明的是,这和什么全球理论、依附理论没有关系。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自己同样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但其实你明白,这是两码事情。
谁能否认所谓“上帝宠爱之邦”巨大的影响力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个话也说不清的半秃老头能让全世界所有的交易员在同一时刻盯住一张了无生趣的苦瓜脸而心无旁骛。激进的民族主义分子还有什么话说?炮制一出格林斯潘与俄国女经济学家的精神恋爱虽然有趣却极无聊,它根本无助于解决市场经济的斯芬克司之谜:美国加息了,我们怎么办? 让那些央行行长去劳神费力吧。作为普通投资者,你可以选择最为便利的方式———死盯沃伦.巴菲特,或者干脆买一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不过“股神”最近也有点烦,老婆去世、公司亏本,人财两空的老头子还能再复当年之勇吗?一种微妙的心理活动正在生成:关于巴菲特,原本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如果不能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建筑物上跳下去”之类豪言壮语,但现在呢?更多的人想起了他放在秘书抽屉里的遗书———“昨天我与你们大家永别了。对于我本人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个坏消息,但是,它对我的生意来说,却并不是坏消息。” 看起来,曾经简单的事情正在变得复杂。尽管损失惨重,但更要命的是巴菲特依旧痴心不改,坚决看空美元。这种孤注一掷能够成功吗?要知道,“经济总统”格林斯潘已经开始发动新一轮加息。对于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远景判断,究竟谁对谁错? 如此或明或暗的对决不能不让人想起1996年。就在那场疯狂的网络股涨潮中,巴菲特作为商人的精明以及格林斯潘作为官员的圆滑统统发挥到了极致———前者无比正确地避免了泡沫的破灭而后者恰如其分地姑息了泡沫的存在。 格里.贝克在《2026年如果格老还在》一文中这样打趣市场经济以及实用主义哲学的圣徒并非总是法力无边,他写道,“(2026年)过去10年来人类克隆方兴未艾,人们多次试图复制这位有史以来最知名和最成功的央行负责人。据信,目前至少有三名艾伦.格林斯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非法运作,但这些实验并没有取得全面成功。这些国家在爵士萨克斯风和运用冗长拗口的句子方面成就斐然,但经济表现喜忧参半,泡沫和崩溃的周期反复出现。” 这种旨在打破迷信的说法其实还是隐然存在“为尊者讳”的想法。为什么非得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经济表现喜忧参半,泡沫和崩溃的周期反复出现”难道不也正是美国经济的真实写照吗?看起来,在这个世界上,真还没有什么救世主能够永远站在正确的一边,也正因为此,任何不经判断而盲目跟风的举动充其量都是变相的投机。关于这一点,具体到诸如加息与否之类的重大命题,美国,或者说美国人,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所谓影响,则应该体现为机敏的相机而动而非呆板的亦步亦趋。若非如此,一旦像格林斯潘或者巴菲特这样的名角唱起了对台戏,我们看戏的人难不成都像十七八岁的追星族那般不问青红皂白先掐一通再说?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8月13日 第一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