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茶坊):“中国制造”如潮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 11:56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 |||||||||
马达 如今,“中国制造”的产品正像潮水般地涌向世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无论开罗、雅加达、波哥大,还是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标着“中国制造”的鞋帽、服装、玩具、家具、灯具、彩电、冰箱以至建筑材料,因价廉物美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出口贸易迅猛发展,不到10年就从占世界出口第13位上升到第7位,预计不久还要超过法、英而仅次于美、日、德三大出口国。单单纺织品与服装一项出口,每年就超过500亿美元,占中国全部出口的四五分之一。世界纺织品与服装出口总额,有八分之一来自中国。由于现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商场,没有一个家庭没有中国货,中国成了全球商品的供应者,“中国制造”就成了一个话题,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效应。 一方面是广大消费者越来越离不开中国产品,另一方面是美国工商业界把它们制造业和纺织业的衰落,归罪于中国的倾销,认为中国人抢了美国人的饭碗。 其实,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中国制造”现象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西方产业结构升级,使资本、市场、利润和就业往高科技与新产业转移,再加上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自然会使制造业逐渐趋于衰落,与之俱来的是失业人口增长。 其次,资本的目的是追逐利润,哪儿赚钱多就往哪儿跑。中国人口众多,劳力便宜。纺织与服装业每小时工资只有60美分,墨西哥要两美元多,美国要10美元。专利与品牌是西方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耐克名牌球鞋只有设计与销售部门,没有自己的厂家,哪里条件有利就到哪里去生产。在中国生产的一双高档耐克鞋,如果卖价100美元,给中国的加工费不过十分之一。 加入WTO给中国带来出乎意料的有利商机,扫除了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配额的限制。“入世”一年后,有420亿美元的纺织品订单从世界其他国家转入中国,数量之大,真够中国纺织业吃几年了。现在人们走进商店或大型购物中心,无论要买款式新颖的套装、价钱便宜的手机、彩电或精工巧制的提包、皮鞋,即使是美国或欧洲的名牌货,很多都是“中国制造”。 然而,实际上,中国只是产品的加工者,不是真正的制造者和所有者;不是中国用别人的牌子来生产,而是别人用中国的劳工来赚钱。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这对中国有利,对外资更有利,因为外资企业出口的商品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据中国经济学家计算,1994年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向美国母公司输送的产品总额为51亿美元,2001年增加到185亿美元。外资企业在中国出口总额中所占份额,在1996年到2000年之间增长了5倍。也就是说,由中国加工的出口货所赚的钱,名义上是中国收入,实际上大部分落进了外资企业的腰包。 中国现在所能做的无非是以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力,让大利获小利,以吃亏来占一点小便宜。但这在中国现阶段发展中是不得已做的事情。因为即使给外资企业加工,也能为中国大量剩余劳力提供就业机会与出路,使中国积少成多地赚取外汇,为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取得持续不断的重要资金来源。“亚洲四小龙”,就是靠给外资加工而发展起来的。由于中国的人力和资源要比它们雄厚得多,所以,中国的发展潜力是无可比拟的。循着这条路子往下走,中国也会不断地积聚物力和财力,取得经验,逐步升级,从名义上的“中国制造”变为真正的“世界工厂”。(晓航/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