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学科 重大危机应对研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 15:18 北京日报 | |||||||||
即将召开的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主题为“科技·媒体与重大危机应对”。会议的学术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陆忠伟在日前召开的筹备会上,介绍了重大危机应对研究这一新兴学科。 危机:一是危险 一是机会
危机应对是全面的、永远的管理 “危机是个中性词。”陆忠伟首先明确道。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安全顾问这样解释过“危机”一词:一是危险,一是机会。从国家稳定、公众安全出发处理重大危机,方式得当,会变危机为动力;若不得当,则可能成为下一个更大危机。 危机应对的完整概念是危机管理。陆忠伟认为,这是全面的、永远的管理,包括三个部分:一为预警系统,可谓“未雨绸缪”阶段,媒体要向公众积极宣传危机应对的相关知识;二是应急处理系统,可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阶段,对媒体要进行管理以及选择信息传播机制;三是恢复系统,对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亡羊补牢,媒体仍然要坚持理性报道。危机管理是集中解决社会公共领域中的问题,如突发的“非典”和“禽流感”,危机是不期而至的。 西方抢占了危机理论制高点 中国古代四大危机意识至今可贵 现代危机应对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陆忠伟介绍道,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反越战运动,欧洲的学生运动,西方的石油危机等相继暴发,有责任感的欧美学者随即开始了危机应对理论研究。而科技的进步,如计算机量化分析等手段的出现,更加促进了这个领域研究的科学化、精确化,至80年代形成了完整的理论框架,为本土的安全服务,也洞察其它国家的社会状态,抢占了制高点。 陆忠伟认为,中国自古就有危机管理意识,虽无著作体系,但有4大观念,至今仍很可贵。一是“居安思危”,不抱侥幸心理,注重防范,“未雨绸缪”;二是强化决策者的心理素质,“临大事而不乱”,发挥人的巨大潜能,“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三是辨证看待危机,相信矛盾在对立中可以相互转化,“祸非祸焉”,“祸为福焉”;四是危机来临时充分获取信息,掌握制胜之道。 当今社会的危机应对类型 谈到当今社会的危机应对,陆忠伟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及类型。 一是弱势群体的速求型危机应对,如民工不堪拖欠工资而威胁自杀等。有可能演化成局部的不安定,媒体应引导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二是受挫折者报复型危机应对,如石家庄居民楼爆炸案的制造者,危害性大,需要权威媒体及时沟通信息;三是金融证券领域的风险危机,这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已十分突出;四是黑恶势力、极端宗教势力等制造恶性事件,或利用偶发事件推延成危机;五是国际上的突发事件,如在海外的中国工作人员被劫、被伤害、乃至遇难等,在国内亦引起不安;六是大的自然灾害及人为事故,严重影响了公共场所安全和公众生活,如长时间的大面积停电、大地域火灾、大规模交通堵塞等,媒体此时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应对危机能力是考核政府的标志 面对危机,如“非典”和“禽流感”等,中国政府和公众逐渐形成了较强的承受力,同时也检验出危机管理方面的不足,陆忠伟总结了要点。 首先是决策者、管理者不愿提“危机”二字,认为危机是西方的专利,是出事了,于是能隐就隐,在处理危机时便会不及时,不果断,甚至不负责、推卸责任等,不是从社会安全及政权稳定的视野,积极努力应对,主动承担责任。另外,政府的危机应对管理机制尚未系统建立,出现大的突发事件时,没有强有力的协调系统。陆忠伟因此提出:建立起长远的反危机战略,构建完整的危机管理系统;同时修改考核体系,把应对危机的能力作为判断政府工作的标志之一;在公众和公务人员中树立起真正的危机应对意识,预防各类危机在前,培训演练在前,避免各类烈性事故发生。 本报记者 纪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