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工行改革从“软肋”入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 08:15 上海证券报

    中国工商银行管理层十分清楚,股改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大力推进公司治理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尽快彻底地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眼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入了突破体制障碍的新阶段,今后几年,其产权改革、股份制改造将迈出大的步伐。作为商业银行经营中长期和本质的问题,公司治理和全面风险管理并非一朝一夕,而是贯穿于整个管理和经营过程。

中行新上网抵债资产 理想系列写字楼热租中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俄罗斯方块邀你玩

    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工商银行正在进行的综合改革,便有了全新的内容。

    2400页报告直指"软肋"

    工行聘请的普华永道公司完成的《内部评级法工程整体规划项目》日前通过了验收。在这份长达2400页的报告中,工行未来8年公司治理机制和全面风险管理改革的整体规划被设计得清清楚楚。此外,普华永道还为工行逐年设计了实施路线图,从而使工行先前提出的建立一套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轮廓,也变得清晰起来。

    报告指出,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一样,工行现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治理结构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实行行长负责制,无论在总行还是在分行,各级行长集业务发展、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数项责任于一身,这种结构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有效的权力制衡和监督。另一个特点是,总行政策制度实行各部门的条条管理,业务经营上各分行则又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全行的战略和政策难以从上往下垂直贯彻,信息则难以从下往上真实反映,条块之间的矛盾突出。随着国有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进程的不断推进,这种治理结构的瓶颈作用日益明显。

    据介绍,对于现行结构的矛盾,工行自1999年以来在业务管理线、风险管理线和内部审计线三大领域已经进行了若干重大改革,如组建市场营销部门、风险管理控制逐步向总行集中、按区域派遣内部审计特派员制度等。但这些在旧体制基础上的修修补补,并不能弥合原有的治理结构与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目标之间的巨大差距。

    其实,正是为了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工行领导层才下决心引进"外脑"。经公开竞标,2004年2月普华永道正式受聘对工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现状环境进行诊断分析,并且为银行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目标环境和路线图。

    工行有关人士介绍说,除董事会、CEO及其下属委员会外,普华永道为工行设计的公司治理目标结构包括业务、风险管理、后台支持和内审四个部门。该治理结构设计体现了四大原则,即权力制衡和监督,明确风险承担责任制,独立的风险管理职能,各条职能实行垂直管理。

    对于普华永道的这份报告,工行认为是为其"度身定做"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从其实现公司治理转变的三个步骤就可看出:首先,建立独立于各业务部门和各分行的风险管理线和内部审计线,并由总行实行垂直管理,为股份制改革创造条件;其次,工行在董事会和CEO两个层面将建立其相应的决策委员会,完成股份制改造,并达到上市的条件;在更长的时间内,工行业务线将实行垂直管理,目前以各分行为主的经营核算将过渡到以各条业务线为主的核算体系。

    打造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行行长姜建清认为,经营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比资源投入更重要的发展动力。他认为,大多数的信贷风险都是在经济周期高涨期过后才显露出来,如果没有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制约,为了解决历史问题,力求快速增长贷款,同时又管理薄弱、内控松弛,结果贷款增长带来的收益远不如新形成的风险大,这样的增长等于是给将来造成更大的风险。这种模式不转变,旧的历史问题解决了,还是会累积起新的问题,工行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因此,工行一定要彻底转变增长模式和经营方式,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真正建立起来。

    工行所称的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指风险管理战略必须与银行的业务战略相适应。据悉,未来十年,工行的全面风险管理首先将从完善风险管理战略入手,通过三个主要环节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战略:一是根据银行的风险偏好,测算特定业务战略所需的资本金数量。二是根据所需资本金数量建立相应的授信限额体系,通过控制该限额体系的执行,进而将业务风险控制在银行确定的风险偏好内。三是对各条业务线进行风险调整的绩效考核,评估和优化风险战略的实施效果,以平衡风险、收益和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

    此外,全面风险管理还要求风险管理组织、流程、工具和系统必须服务于风险管理战略的实现,而风险治理结构则需要相对稳定。据介绍,工行未来在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建设中,除了在董事会、CEO两个层面分别设置负责风险管理的委员会以外,还在首席风险官下设立风险战略部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市场风险管理部门、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合规部门、信贷检查部门等。其中风险战略部门负责全行范围的风险政策、标准的制定以及工具和系统的开发,该部门的工作是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制度基础。

    普华永道的报告还将信用风险管理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报告根据"阻力小的先行、具备条件的先改"的原则,设计了不同阶段的过渡方案,有利于在推进改革的同时保持业务的平稳发展。

    股改必过"三道槛"

    尽管上市并非其终级目标,但是对历史包袱沉重的工行来说,通过改制上市进行财务重组,无疑将对其正在大力推进的公司治理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发挥强有力地促进作用,并提高其"变法"的速度和效率。

    工行管理层十分清楚,股改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尽快彻底地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这些历史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三点:不良资产要核销、拨备要提足、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以上。据测算,今年末工行的不良贷款率能够下降到18%以内,整个不良资产的比例能够下降到13%,核心资本充足率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但资本金仍然严重不足,风险拨备的覆盖率也很低。从2000年至2004年上半年,工行经营利润连续大幅度增长,累计实现1900亿元左右,这些利润中近90%都用来提取风险拨备和消化历史财务损失。但由于缺口太大,仍然与上市要求有着较大的差距。工行有关人士估计,如果没有任何外来的帮助,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工行用6年的时间,可以彻底解决不良资产的问题,拨备覆盖率达到100%,资本金达到监管标准,同时盈利能力很强。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商业银行,工行在金融体系和市场经济中的地位都是不可替代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工行改革的成败是整个金融体制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事实上,无论是有关主管部门还是监管当局,一直都密切关注着工行的改革进程。可以预见,一俟启动,根据公司治理规划,如果在补充资本金和处置不良贷款方面得到适当的政策支持,工行将可以在3年内全部解决不良资产、风险拨备和资本充足率三大历史问题,如期进行股改,加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工行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