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3000浙江民企潇洒走沪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9日 03:34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宁波杉杉集团1999年初将总部从宁波迁到上海浦东,仅4年时间,资产规模翻了一番,达38亿元,企业实现了全面升级

  温州德力西集团入沪两年以来,已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多家外资企业开展合作。该集团总裁胡成中认为,这在它的总部浙江乐清是做不到的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走入香港梦想之都

  据统计,目前浙江省共有3058家民营企业外迁,但记者在深入采访中发现,这3058还仅仅是2002年底的数字,在最近的一年多里,浙江企业的外迁、外投情况实际上有愈演愈烈之势

  浙江民企外迁成风

  浙江省工商局日前公布了《从浙企外迁看我省个私民营企业生态环境》专题调查报告。

  该调查透露,目前浙江省共有3058家民营企业外迁(仅指企业迁出省外,不含全省范围内的企业迁移和个人在省外经商创业),其中整体外迁488家,总部迁移2488家。

  记者在深入采访中发现,3058的数字仅仅局限在2002年底。浙江省个私企业协会秘书长潘立生告诉记者,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市场空间愈加宽广,市场竞争深度增强,人才、科技、信息需求折射企业发展新平台,近年企业外迁、外投更加频繁。例如,去年,台州市60多家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集体谋划落户上海,并在上海建立研发总部。

  对于浙企的外迁,上海市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高汝熹教授断言:“这是好现象。”高汝熹向记者解释,浙企外迁,积极寻求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这是苏浙沪三地之间市场资源配置的结果,一方面暗示着该区域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达,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国家经济方式正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

  浙江省个私企业协会秘书长潘立生表示,外迁企业的制造基地还在浙江,这符合浙江打造“制造业基地”的总体思路,因此民企“出走”不会影响浙江经济的发展。

  浙企外迁首选沪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浙企外迁最集中的去向是上海和江苏。1650份有效问卷中,针对最理想的创业城市的选项,选择上海、江苏的有871家,占52.8%。

  调查认为,浙企外迁入沪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浙江的商务成本明显高于沪苏,表现在土地价格昂贵,征地、批地都很困难。从1999年开始,杭州、宁波等房地产市场一直领涨全国,地价昂贵造成大量企业外迁。据宁波市调查,该市海曙区中心地段商业用房的租金已经高达5000-10000元/平方米。据统计,从1996到2002年的7年间,全区就有500家企业外迁。

  据浙江省工商局回收的1650份抽样调查显示,有668家企业认为用地价格过高,占调查总数的40.5%,认为难以得到用地指标的有968家,占58.7%。在温州市工业园,其工业用地价格已达40万元/亩,市区的商业用地曾拍卖出1120万元/亩的高价,而上海市青浦区的土地出让价格每亩仅2万元,浦东、昆山工业用地的价格均在8万元/亩。

  记者了解到,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展示出的独特魅力也是吸引众多企业入驻的原因之一。

  瑞安博业激光有限公司是一家即将迁到上海近郊的浙江民营企业。其总经理吴旭浩告诉记者,他选择上海,就是因为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资本市场发展成熟,产品销售渠道完善,进入国际市场相对便利,企业不仅可以在融资方面享受到便利,能在这个有利的投资环境中谙习管理之道。

  吴旭浩向记者讲述了企业融资过程中遭遇的几次尴尬,三个不同的风险投资者仅仅因为该公司地处偏僻而拒绝给予投资。他还坦言,同样一家企业打“瑞安”牌和“上海”牌的效果截然不同,有了“上海”这顶帽子,不仅融资更便利,与客商谈判、争夺市场份额也多了份制胜筹码。

  宁波杉杉集团1999年初将总部从宁波迁到上海浦东,仅4年时间,就从单一的服装业进入服装、科技和投资三业并举,通过“品牌经营、资本运作”,资产规模翻了一番,达38亿元,企业实现了全面升级。

  该集团总裁郑永刚说,“浦东的区位优势、人才资源、信息平台、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是得天独厚的。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借助这个舞台。在这里,一定能够产生像新鸿基、长江实业这样的跨国公司。”

  温州德力西集团是两年前从浙江乐清迁入上海的。该集团总裁胡成中说,上海有外资企业2万多家,外商机构1000多家,外国金融机构200多家,外国驻上海总领事馆30多家,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已经进驻上海的高达50%以上,这对急于“走出去”的浙江民企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据介绍,该集团入沪两年以来,已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多家外资企业开展合作。胡成中认为,这在它的总部乐清是做不到的。

  浙企难挡沪苏诱惑

  如果说上海是以“国际化”和“品牌”等硬件因素吸引浙企的话,那么江苏的“亲婿疏子”策略则更显技艺。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迁往江苏的浙企中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浙江企业在浙江本土,充当的角色是儿子,一旦到了江苏,角色便转变成上门女婿,宝贝得很,做儿子一辈子不如做女婿一阵子。

  原来,许多不起眼的浙江企业家在当地默默无闻,迁到江苏后都受到非常的礼遇,被视为坐上宾,当地领导还经常与企业联系,听取意见,征询发展要求,使企业一旦迁入,即有主人翁之感,留得住,留得安心。

  在领略“亲婿疏子”策略带来的脉脉温情的同时,很多外迁的浙企还能享受到迁入地政府提供的不少实惠,如财政补贴,税费减免,征地费用分期付款,办理证、照手续一条龙服务等等。据了解,上海市青浦区对迁入企业实行“放水养鱼”政策,不仅所得税“二免三减半”,还将增值税留地方部分的50%-80%以奖励形式返还给企业。江苏省规定,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集成电路产品(含单晶硅片),2010年前在按法定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软件产品实际税负超过3%和集成电路产品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大量浙江企业外迁的一个重要原因。浙江省民营企业起步于千家万户的小作坊,追根溯源大多属于同宗同亲,夫妻店、父子厂、兄弟姐妹公司比比皆是,产品具有同类性,家族制企业不断裂变衍生而产生众多的企业。浙江许多专业村和工业园区,都是同村,同姓,同行业,同产品,同市场,同根相煎,恶意竞争。

  这些企业运转顺利时,彼此相敬如宾,一有风吹草动,就各立门户,各自为阵,反目成仇,恶性竞争。有的业主独立门户时,通常还会带走好多掌握着企业的核心资源和核心技术的专业骨干;有的还会在“贿赂”员工上面下功夫,造成大量员工“背叛”原来的企业;有的单个业主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很容易出现随意降价、假冒伪劣等行为,这种不良行为一旦在业主之间相互传染,就会造成全行业的恶性竞争,使全行业发展陷入困境。

  义乌市美联饰品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称,义乌一些做大的饰品企业把视线转移到外地,就是想逃离当地低端市场的“混水之争”。在当地市场,新产品一开发,数以千百计的散布在农村的作坊生产点就以低成本批量“克隆”,以低质低价快速冲击市场,仿制品顷刻满天飞。有时,美联的新产品仅生产一两批后即被迫停产,企业损失相当大。企业无法在价格上与低成本制作的小作坊抗衡,也无力制止仿冒的横行。痛定思痛,一些企业开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8月09日 第七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