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的新变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8日 15:54 中国经营报 | |||||||||
对于下半年的政策焦点,在中国当前的金融界存在两个有意思的原始困惑:其一,中国的“金融中心”到底在哪里?其二,中国为什么如此忌讳通货膨胀?前一个问题,由于文字所限,暂不展开其内容,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二个问题。 当然,明白人一看便知,这本来是前一个问题的“子问题”,而且与当前的宏观调控、货币紧缩直接相关。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中,只有真正掌握货币的人,才是最有权力与影响力的人。这是当前全球性的“企业困境”,并非只有中国如此。格林斯潘说过一句话,有很深的意味,他说:“只有把银行作为最大的政治,政治才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财富之源。”在格林斯潘看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于货币注入的成本高低,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强制性的单向过程”。 这一单向过程的产生,有其不可逆的特点,理由主要有两点:货币市场是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平等而设计的,但货币市场把财富分配的现状当作既定,此其一;如果超越资本市场,公共利益也无法在货币投放中得到最充分的表达,这还未考虑银行本身也有其特殊性质的“工具性”,此其二。 所以,资金的畅通,能够保证被用于满足最多的社会目标,如充分就业、人们负担得起的教育或健康的环境。但是,如果银行只把资金的“无限投放”作为单一目标,就一定会发生相当严重的社会后果。 在这里,是金融业对于经济景气循环负有最终责任。市场,只是一个反馈机制而已。事实上,如果把资金投放完全交给银行这种单纯的金融机构进行,也许就不会发生资金短缺现象。 说白了,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今交易市场上的任何竞争与合作关系,其本质,无非只是“货币现象”的一种;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一问题,就会发现,财富的创造,不是源于均衡地趋近平均利润,而是源于能力(生产力)的解放——市场是假,交易才是真。 由于改革的滞后,到去年为止,虽然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但失业人口、贫困人口、赤贫人口仍然较多。此外,另一个显见的市场现象是CPI指数节节攀高——指数涨幅超过了银行存款的利率,老百姓存在银行里的养命钱开始缩水。 对此,笔者认为控制在3%以下的低水平的通胀,以及微弱的“负利率”,最正面的作用在于逼迫“富人”进行投资,这对于解决当前严重的就业问题、解决国家财政投资多年以来的“孤军奋战”、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区失衡”、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都有正面意义。 问题在于,由于资源的有限,当前的金融改革,是在不动利率的情况之下,特别是在通胀预期之下进行的,其进程相互“制约”,捉襟见肘在所难免。正是“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这是一个“需要摆平”的客观矛盾,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金融资源的“国有化程度”异常、资金的“集中度”异常。所以,当前宏观调控、货币紧缩的力度也是空前的。 年初时,笔者曾经认为,今年中国的宏观经济面面临三大“背离”:一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M1+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外币存款增长与GDP增长背离;二是GDP增长与工业实际增长不相称;三是产出增长与消费增长背离。如今,在三大“背离”还没有明显缓解的情况下,又发生了第四项“背离”,这就是M2与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的“背离”——M1降幅过快。对此,周小川的解释是“短期信贷以及票据收缩较多所至”,事实也正是如此。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货币与信贷不是不能增长,也不是不能收缩,但要注意均衡。从现在看,今年1月至6月底,M2增速降至16.2%,这个数据,5月底统计一年间平均是17.5%。M1增速降至16.2%,5月底统计一年间平均是18.6%;M1、M2同时降到16.2%,“背离”十分明显,两者相差1.1%。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个“背离”力量很大。6月份信贷规模要降多少,才能拉下1.1个百分点?上半年规模以上的企业,“产成品库存”大大超出,同比增加净值20%,增幅约10%;此外,就是“应收账款”净额,同比增加20%左右,增幅约8%左右。这当然是市场被迫做出的“追尾反应”,但风险是“大大的”。 国家的繁荣昌盛、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经济层面的问题,经济要发展,就离不开一个个充满活力、锐意进取的企业。我们希望企业的投资行为是理性的,而且为自己的决策负责;但宏观方面,我们也不能“说变就变”。笔者相信,未来中国,只要市场化的程度稳步提高,经济就会健康发展,就业就会增加。当前比较重要的是要放开“资金”,“盘活账款”,哪怕适度提高利率,也强于“全线套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