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政绩评估指标与食品“绿色”标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6日 09:02 中国经济时报

  假如领导说怎么改就得怎么改,领导说掺多少水就得掺多少水。在这种情况下,指标本身的先进与落后、正确与不正确其实已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

  刘以宾

  随着一套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浮出水面,引来多方议论和评说,且持怀疑、诘问态度者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走入香港梦想之都
居多。不能因此诋毁“时评家”们持有“异样”乃至不屑的眼神,倒是应该琢磨一下:这套指标体系的浮出是否多少显得有些突兀呢?不是说指标体系本身不好,而是它似乎显得缺乏根基,抑或说,有些无“皮”之“毛”的感觉。

  “指标”这东西,无非是建立在某种价值取向下的一种标准或计量单位。任何标准的真正存在都必须有所依托,即靠机制、制度保证它必须发挥作用,并促使人们必须敬重它、尊奉它。同样,任何一种标准的提出也要有所依托,即机制、制度、文化上的客观依据。

  由此联想到大家已熟知的所谓的食品“绿色”标准。相对于“非绿色”,“绿色”当然标志着一种进步。按说,从尊重、爱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角度,食品本来就该是“绿色”的。咱们的食品之所以在相当长时间里变了“颜色”,变得越来越让人们不放心,越来越有害于百姓健康,越来越违反道德和人性,并不是什么“标准”不“标准”的问题,而是食品在生产销售、市场管理、质量监控等方面出了严重问题。食品产销为何会出问题?这又不得不“问责”于整个市场环境、法律制度以及政府的作用。

  无庸讳言,我国的大众食品在实施“绿色”标准方面并不成功,在有的地方、有的产品领域,“绿色”标准甚至成了滑稽、成了人间闹剧。

  首先,当人们尚未弄清“绿色”与“非绿色”究竟有什么具体不同时,它却变成了价格更贵的一种代名词。在低收入人群乃至大众心目中,有时“绿色”则与“贵族消费”相联系。当一种标准的提出和实施脱离了大众,其社会价值显然会大打折扣。

  其次,如今大众食品尤其农副产品的产销尚停留在原始、落后的“业态”之中,“绿色”标准的全方位实施几乎是不可能的。笔者居住的城市政府就曾承诺建立覆盖全市的农副产品安全检测网络,问题是在分散的小商户自贩自卖、农民直销等经营模式下,要做到无一漏网的检测谈何容易?况且,检测需要的大笔费用谁来出?检测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质量又靠谁来检测?

  再次,“绿色”在一些地方渐渐成了骗人的把戏。既然“绿色”可卖出更好的价钱,在弄个“绿色”标志并不困难、“违法成本”很低的情况下,不法经营者何乐而不为?长此以往,这样的“绿色”标准还有存在的意义么?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与食品“绿色”标准一样,首先都需具备能让它“存活”下来并真正发挥作用的条件,而不希望它也“变味儿”甚至被“异化”成某些人新的获取利益的工具。虽然二者依托的运行机制其内容不同、复杂程度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必须是相对独立的、在利益上超脱的、在统计上权威的、能真正向客观事实负责和向人民负责的,而且,它也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就当前地方政府政绩评估制度的运行特点看,根本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不得不提到已被诟病多年的GDP指标“掺水”、造假问题。按说,客观、准确是统计工作的灵魂,然而在不少地方,同级统计部门需完全看领导脸色行事。一项指标,假如领导说怎么改就得怎么改,领导说掺多少水就得掺多少水。在这种情况下,指标本身的先进与落后、正确与不正确其实已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何以出现这样的荒唐?以“人治”为特征的落后的政治体制、政府体制、统计体制使然。而且,在现行体制下,上级政府给下级政府打“印象分”是不可避免的,而能否拿到“印象分”,又和下级政府、官员到“上边”走动得如何相关。“印象分”虽然未列入新的政绩评估体系的33项指标,但它也许比任何一项有形指标都有分量。

  看来,不应把眼光仅仅盯在指标体系本身,而应更多地考虑它能够存在下去并真正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体制基础和操作基础。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赵薇邹雪纠纷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