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民间藏馆:收藏上海美丽与哀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6日 03:1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国际金融报记者 黄宇 发自上海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先后出现了百余家各种门类的“民间藏馆”

  由于场地小,经费短缺等原因,上海的民间藏馆近年的发展落后于北京和广东等地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走入香港梦想之都

  民间藏馆作为重要文化资源,对其实施保护和发展缺乏法律依据,经费等始终无法落到实处

  在日前揭晓的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和《收藏界》杂志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中,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在“中国十大收藏组织”中名列第二位。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省市级收藏组织,成立于1986年,它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民间收藏发展的产物,也见证了20年来上海民间收藏的发展。

  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会长吴少华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上海历来有收藏的传统,随着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龙头城市地位的日益突出,这里的民间收藏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其中伴生的一些问题不可避免。

  收藏半壁江山

  上海因其作为“江南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有力地理优势,历来是收藏家云集的大商埠,历史上有“收藏半壁江山”的美誉。清代上海画派的巨匠任伯年爱好收藏贺年片,曾经收集了30多个国家的贺年片1.9万余张;清道光年间,大收藏家李筠嘉的慈云楼被认为与宁波范钦的天一阁齐名;解放前,在上海云集的收藏家更是不计其数,包括张大千、吴湖帆、沈钧儒、王国维等等。

  吴少华回忆说,旧时上海的古董摊林立,城内候家路一带形成了“珠玉汇市”,广东路上的古董市场更有盛名。解放后,民间收藏受到一定压抑,但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依然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只是收藏的品种仅限于古玩、字画、钱币、陶瓷、邮票、书籍等几个门类。文革期间,全国兴起了收藏毛泽东像章的热潮,成为民间收藏一道最具时代特色的风景。

  改革开放后,上海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一股新的收藏热潮,一直延续至今。这一时期,上海民间收藏的品种门类迅速发展,一度有近200种,并形成了邮票、书画等十大热点。此外,形形色色的收藏品种还有:算盘、钟表、钥匙、脸谱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像乌龟、鸟、猫这样的活口收藏。收藏主人也从昔日的贵族商贾,文人骚客发展到各个阶层,最高峰时,上海滩的收藏爱好者超过10万人。

  吴少华介绍说,上海民间收藏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标志就是收藏家庭化和家庭收藏社会化。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先后出现了百余家各种门类的“民间藏馆”,虽然国外的民间藏馆发展的历史要早得多,规模也较大,但上海民间博物馆呈现的独特风姿,还是引起了境内外的极大关注。

  上海正式建馆并见诸报端的最早的民间藏馆是“王安坚钟表博物馆”,当时叫“王家钟表博物馆”,此后,上海另两位著名收藏家也利用自己的居室创建了“陈宝定算具陈列室”和“陈宝财蝴蝶博物馆”。尔后,相继涌现的有火花、钥匙、微雕、筷子、瓷盘、脸谱等。

  民间藏馆困境

  这些民间藏馆具有“小专奇特”的特色,小,是指陈列面积小,展品小,展品规模小;专,是指每一个藏馆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是一个专门的陈列室;奇,是说藏品的类型;而特,则是指特定的办馆宗旨,特定的陈列体系,特定的观众群体。

  “拾遗补缺”是上海民间藏馆的又一特色。因为这些藏馆的收藏品大都是国家博物馆没有列入收藏的品种,而事实上国家博物馆也不可能做到样样兼顾。

  众多收藏家的努力使一个引人注目的民间藏馆群体迅速在上海崛起,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收藏网络,也再次显现出上海作为中国“收藏半壁江山”的雄厚实力。但民间藏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遭遇了很多问题。

  吴少华说,上海的民间藏馆近年的发展要落后于北京和广东等地,主要是场地小,经费短缺,硬件条件差。目前上海的100多家民间藏馆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种是挂了牌没有发挥作用的,因为没有条件接待参观者,占了三分之一;一种是一般情况下不公开开放的,占了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是对外开放的,这里面比较好的只在10家左右,顶尖的5、6家,如包畹蓉的京剧戏服博物馆,许四海的紫砂壶以及杨韶荣的三寸金莲博物馆等等,其中前二者在“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中都名列“最佳民间藏馆”前十位。

  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对上海民间藏馆的发展非常重视,吴少华说,自己近年来参加的各种研讨和调查等就不下10次,但结果总是不了了之。主要原因是对民间藏馆这一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展缺乏法律依据,因而所需经费等始终不能落到实处。

  上海民间藏馆面临的困惑还有,对民间藏馆使用多,管理少,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机构;此外,吴少华认为,民间藏馆这一说法已经不合时宜,恰当的称呼应该是与公立博物馆对应的“民营博物馆”,这也有利于把企业家、实业家吸引过来。

  吴少华说,民间藏馆应该具有四大功能,即教育功能、宣传功能、展示功能和保存功能,现在上海做得比较好的是保存功能,也有部分的展示功能,其他都谈不上;而上海收藏家自身的素质也有待提高。

  尽管如此,社会各界普遍看好上海民间藏馆的发展,正如吴少华所说,民间藏馆的数量和规模其实也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之一,也是城市重要的人文景观,纽约、伦敦、巴黎等城市的民间藏馆都超过200家。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8月06日 第十一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赵薇邹雪纠纷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