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尊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6日 03:14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国际金融报记者 黄宇 发自上海 除了作为一名著作等身的经济学家,董辅礽一生扮演最多的角色是老师,他前后带过50多名博士,如果不是身体的原因,曾有目标要带到80名,他的弟子中如今不乏金融及企业界的优秀人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他们的深情记录为我们提供了接近大师的另一种视角。怎么说呢,从更宏大的背景来看,这应该是知识分子经世济民之外的另一种责任吧,
他克己为人。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与夫人陆昂,都是董先生的弟子,让陆昂感念不已的除了老师对自己学术上的精进教导,还记录了董老临行前的一场谈话。已被确诊为直肠癌转肝癌,决定赴美治疗的董辅,在病房里不断重复的一句话就是“这可怎么办呀?还有这么多的学生,这可怎么办呀?” 在央行官员杨再平的记忆里,董老师是一位对自己学生的成长和事业倾注崇高关怀的长者。杨再平在悼文中回忆道,1993年10月从加拿大回国后不久,跟董老师说想申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做经济学博士后,他当即表示支持,并很快写了推荐信,他的积极推荐让自己很快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成为人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在我博士后即将出站时,我先请董老师推荐我去国家经贸委工作,他很认真地为我写了一封推荐信,还慎重地盖上他的私章,让我交给当时的一位经贸委常务副主任。我去经贸委工作了一段时间,觉得人民银行的工作可能更适合我,于是又请董老师推荐我去人民银行,董老师也答应了,还借一次开会的时机亲自交给戴相龙行长一封推荐信。这样我便比较顺利地进入了人民银行,开始了我所喜欢的中央银行工作。” 如此不惜笔墨的繁复记述,只为表现先生对弟子的倾力帮助与提携,似乎也为表达自己对逝去师长的百般辗转的追思情愫。 在关门弟子刑莹莹的眼里,董先生是这样令人肃然起敬的谦逊、认真和虚怀若谷。“第一次上课,是2002年10月。我和几位同门早早到了教室。到那里去坐电梯只能到八层,然后再爬一层楼梯才能到。先生来的时候提了一个袋子,我正好坐在门后,上前接,先生拒绝了,他说自己拿。坐到位置上后,他从袋子里拿出了十二本书,让我们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然后仔仔细细地签上名送给我们新入室的三个弟子。” 类似的记述还有很多。我们惟一能说的是,在弟子们的泪光中远去的温厚长者,将以一代经济学大师的坚毅面孔站在中国经济史学的人物长廊,何其难,何其幸!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8月06日 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