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持续增长是实现“软着陆”的关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 08:34 中华工商时报 | ||||||||||
    摘要:认为当前不需过猛措施防范“硬着陆”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公布最新万事达卡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结果,中国消费者对未来6个月信心指数在亚太13个地区中排名第三,显示出乐观态势。     面对中国经济出现的新一轮经济波动以及宏观经济趋势问题,中国
    2004年第一季度中国的投资率增长在扣除了生产资料价格因素后达到37%。樊纲认为,一定发展阶段投资占GDP的比重高是有必要的,中国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投资率一直维持在40%左右也是适应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因为中国处于建设国家的基础设施阶段,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发展需要高投资率,这也是中国未来成为高收入国家的源泉。     影响投资率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一、周期性因素。多年投资不振,企业开始更新设备;二、加入W TO后外资大幅度增长并带动国内配套企业投资增长;三、民营企业投资环境的改善与投资的增长。这是中国第一次由非国有企业带动的一次经济高涨;四、城市化成为正式的发展战略后各城市发展与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长。     中国目前经济增长能否实现软着陆,关键是看现在的增长态势是否会持续下去。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平线”为8%左右,未低于8%为软着陆,低于8%为硬着陆。中国经济历年来以9%-10%的态势平稳增长(2003年SARS期间例外)。     评价经济是否“过热”的主要指标,一是能源瓶颈和资源瓶颈。如现在南方出现的大面积深度停电显示了经济缺口,二是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提高,三是消费价格指数提高。     另外,收入差距对消费影响特别重要。收入增长如果集中在穷人手中会比集中在富人手中消费倾向大,使中国经济增长快。短期来看,中国现在刚到消费开始扩大阶段,就业人数增加,工资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7%。中国经济波动目前呈现的新特点是:在全球存在过剩生产能力情况下,通货膨胀不是很高。但经济过热,投资过热仍可以形成大量过剩生产能力。经济波动很快又引起新一轮的通货紧缩。     面对国内有关学者和媒体提出的“宏观调控打击的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问题,樊纲指出,问题应改为“经济波动谁损失最重?假如没有宏观调控,中国经济会出现什么后果?”     樊纲还说,在波动周期中真正受打击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因为国有企业在波动周期中会受到国家政策的照顾。中小企业只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参与市场竞争。而宏观调控所引导的软着陆缓和了市场波动周期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所以中小企业才是最应该欢迎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政策的。     宏观调控政策能否见效取决于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方面国家实行财政盈余,减少了国债投资和政府支出。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了21%,财政支出10亿元人民币,财政现有3000亿元的盈余。货币政策方面进一步提高准备金率和准备金利率。另外,控制土地使用的增长也是一个标准。因为土地在目前中国的体制下是一个“宏观变量”。樊纲还说,宏观调控的见效与否在今后可能出现两种预期:好预期,即及时采取了防“过热”措施,中国经济今后5年可能持续保持在8%-9%的增长;坏预期,即没有采取措施防止“过热”发生,那么预计2005年中国将陷入新一轮深度通货紧缩,增长率下降为7%。     照目前的经济走向看,樊纲认为“软着陆”可能会实现。因为经济刚出现过热时政府政策调整比较及时,因而现在不需要采取特别猛的措施防范“硬着陆”。另外,企业也已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今年5月份的经济指标说明政策已经开始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