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股权分置“质量”重于速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4日 09:55 中华工商时报 | |||||||||
记者董砚龙全流通问题无疑将成为中国股市一个持久的话题,无论在现时的探讨酝酿阶段还是未来开始实施全流通试点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从全流通到股权分置概念的提出一直在引发着市场无数的讨论,近日关于全流通的呼声再起,这反映了市场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急迫心情。然而,即使是试点先行,脆弱的市场显然也已不能承受失败的打击,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应确保全流通试点能够取得成功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今年4月曾透露,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九条意见,经国务院批准,有关部委已经共同组成了包括了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方面专题工作小组在内的六个工作组。据了解,这6个工作小组已经于7月份全面启动,但是由于全流通会牵扯到很多方面的利益,如同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这个问题的解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目前,沪深两市上市公司1300多家,除了仅有的5家三无概念股外全都涉及股权分置问题。由于各个上市公司的情况各不相同,此前相关部门的研究机构曾表示希望采取规则统一、决策分散的方法。但是,规则统一、决策分散的方案是否会引发一些问题的出现呢?如何避免因散而乱也是需要管理层必须考虑的。 此外,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上市公司等等各方面的利益问题,因此方案无论损害到哪一方的利益都有可能遭受失败,使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不仅如此,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还关系到证监会、国资委和财政部等许多相关管理部门,因此,一个合理的方案必须建立在各部门间意见协调一致的基础上。 但是可以发现,目前各方意见显得有些冷热不均。日前,在有关部门举办的“股权分置与资本市场制度风险座谈会”上,一些专家的意见相对激进,如“目前是解决股权分置的最佳时机”等观点不一而足,而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谢庚表述的观点是“解决股权分置条件越来越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日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经谈到,解决股权分置试点工作的各方面条件越来越成熟。但国资委相关人士并没有出席这次座谈会。此前甚至有报道称,国资委最近没有研究全流通。 其实,解决股权分置条件成熟只能说明市场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日趋统一和深化,并不意味着试点工作可以立即展开。此前吉林敖东、银鸽投资等上市公司先后提出了各自的全流通方案,但无一例外地遭遇了管理部门的拒绝似乎已经说明了什么。 历史可以作为镜鉴,中国嘉陵与黔轮胎在1999年开始通过配售方式进行国有股减持试点,由于减持方案不合理等原因,市场随后出现暴跌走势,配售最终被叫停。此后,2001年贸然推出的以市场价来减持新上市公司流通股10%的方案依旧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同,并引发了股市持续4个月的暴跌走势,市价总值损失达1.8万亿元,此后这拨大熊市一直延续至今。 虽然国有股减持与全流通问题不能混为一谈,但是,此前国有股减持试点失败带给我们的教训无疑是深刻的。由于忽视了保护流通股东以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试点的失败已经使投资者形成谈国有股减持色变的心态,致使国有股减持工作最终没能走向成功。因此,第一次试点的成败将极为重要。 股权分置问题可以说必须解决,市场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急迫心情也可以理解。但是,饱经风雨的国内证券市场已经不能再承受试点失败之痛,那样等待中国股市的可能将是一场“灾难”。 既然负责研究和提出具体实施方案的解决股权分置工作小组正在工作,监管层也正在酝酿全流通试点方案上交国务院报批,出台全流通试点的时间可以说只是早晚的问题。一次“试车”成功对中国证券市场可谓是善莫大焉,在国务院九条意见的指引下,我们不妨多一些耐心,等待管理层最终能拿出一个成熟、合理的方案。(4C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