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面临市场变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3日 08:01 深圳特区报 | ||||||||||
    由于液晶电视销售总量在国内电视机销售总量中的比例仅占0.3%,近年来各企业市场排名变化不大,但正因为总量不大,市场占有率数值存在巨大变数。     对于时下想买液晶电视的消费者来说,犹豫不决是太常见的心态———厂家的价格变化太快了。
    然而,对彩电生产厂家而言,却没有这样的矛盾———只有降价才能守住市场份额。“得液晶者得天下”,这个彩电业界的共识,正悄然转化为市场发力的焦点。     三星再次波澜助推,日前将液晶电视全面下调18%至20%。而早前在康佳的策动下,TCL、海信、创维、上广电等国产品牌已经将价格拉低了20%至30%。不过,洋品牌也未示弱,东芝、三洋、飞利浦、LG的20英寸液晶电视近期下调幅度也近千元。     市场回应了企业的这些动作。来自苏宁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液晶电视月销量正以15%的速度递增。对此,美国DisplaySearch董事DavidHsieh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预测,到2007年,液晶电视在中国的销量将占电视机销售总量的5.5%,超过背投电视的5.2%。     监测数据显示,康佳、夏普、上广电等一直稳定维持着国内液晶市场的“雁阵”结构,康佳持续取得占有率第一。然而今年以来,康佳作为“头雁”的优势正被其他挑战者步步紧逼。     降价并非后来者惟一的占位手段。上广电有关人士透露,将在法国组建生产液晶电视的合资公司,其中将有在液晶产业领先的韩国企业的身影。而TCL则强攻高端电视的核心技术,日前与全球图像处理系统控制芯片巨头Genesis在深圳成立了国内首个数字视频联合实验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显示芯片。夏普则投入2800亿日元用于扩大南京基地的大尺寸液晶电视生产。此外,戴尔、明基等IT巨头也纷纷参战,冠捷上月底就在北京推出了6款液晶电视。     在这种抢逼围的状态下,业界老大康佳也终于坐不住了,拉开了全线发力的架势。首先,在今年上半年率先与液晶面板制造商LG-Philips和台湾几家厂商签订全年供应合同,拿到了优惠价格和优先供货权。其次,在实现产品面全线覆盖后,又在上月中旬启动了东莞基地一条新的液晶生产线,其最大产能达到每天1500台,甚至可生产57英寸超大屏幕产品。此外,康佳在业内率先采用了S-IPS技术方案,使液晶电视的可视度达176度,试图树立行业技术门槛。     针对今年以来国内液晶电视市场的暗流涌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专家陆刃波分析指出,以康佳为头雁,夏普、SVA为侧翼,其他品牌紧跟的“雁阵”布局,随着新一轮竞争将再生变数,或被拉大差距,或被赶超。     ●相关报道     面板扩容下半年有28%的降价空间     中国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认为,今年液晶电视异军突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游面板制造商扩产放量,使供应短缺的局面被打破,整机厂商有了降价启动市场的空间,而液晶面板占到液晶电视成本的70%。     有消息显示,夏普、NEC、LG-Philips等企业已决定上马新的生产线,台湾Hannstar计划今年投资33.6亿美元用于提高产能,而将于2005年下半年开工的三星与索尼的合资工厂计划以月产6万枚的规模量产第7代液晶面板,从而形成年产604万台的生产能力。     液晶面板产业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日前发布报告称,随着厂商对技术的掌握及量产,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液晶电视价格将会出现下降,可能会有20%的降价空间。明基数码媒体事业部总经理陈其宏的看法是,随着明年液晶面板六代厂产能逐步释放,液晶电视每年有30%至40%的降价空间。     市场观察人士指出,上游产业的扩容,令国内终端厂商拓展市场的信心大增,原来摇摆不定的彩电企业均转投液晶领域。随着液晶面板价格走低,今年下半年将会爆发一场液晶电视的价格大战。     ●相关链接     生产商与面板供应商结盟     来自专业市场调查公司赛诺的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液晶电视市场销量预计将达到16.5万台,增量迅猛,但液晶面板生产的高成本以及难度系数,却再一次阻碍了全球液晶电视生产企业的扩张速度。上半年,国内液晶电视市场就出现了奇怪现象:一方面,液晶电视市场需求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液晶面板货源吃紧,导致液晶电视厂家无米下炊、无货可卖。     为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抢占液晶电视时代的有利时机,不少液晶电视生产厂家主动选择了与液晶面板供应厂家的战略结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