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渔期结束两天,记者走访市场发现:鱼越来越小量越来越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3日 05:46 深圳商报 | |||||||||
【本报讯】(深圳商报记者关键实习生李喜妮)“现在的鱼个头越来越小,数量也越来越少了。”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鱼档张老板无奈地向记者说道。休渔期已经结束两天,记者昨日下午到我市水产品市场采访看到,市场海鱼品种由过去的30多种减少到目前20多种,一些“幼年鱼”也成了盘中餐。 鱼类销量品种减三成
据福田农批市场管理部谭家勇介绍,今年休渔期结束后的这两天,鱼的品种和数量都有所下降,档口鱼类销售数量、品种都比去年约减了三成。主要原因是今年8月1日刚刚出海的渔船不能很快返航。从上市的鱼类品种看,大多集中在鱿鱼、带鱼、黄花鱼、红杉鱼、大剥皮鱼和仓鱼等品种,鱼的“个头”普遍偏小。记者采访了卖海鱼的档口。据了解,大剥皮鱼能长到5公斤,但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到巴掌大的“幼年”大剥皮鱼也在市场上出售了。在一个名为“林兴水产”卖淡水鱼的档口,卢先生告诉记者,海鲜的价格波动较大,风险也较大,所以他都卖淡水鱼。因为这些鱼很多都是养殖的,价格较为稳定。 人工增殖资源缓解危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渔业行政部门不断清理非法围网,在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海岸自然景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从1999年开始,农业部决定在我国南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渔业部门加强管理,做到“船进港、网封存、证集中”,安全顺利地完成了规定的休渔任务。针对目前捕捞强度过大,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自然增殖不够的情况,今年休渔期间,市农林渔业局和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工作人员在深圳东部海岸大鹏湾海域举行粤港联合增殖放流行动,将600万尾对虾苗、10万尾红鳍笛鲷鱼苗、1000万粒扇贝和30吨花蛤苗放流到大海中。此次我市增殖放流的品种有斑节对虾苗600万尾、优质海水鱼苗10万尾、花蛤30吨、华贵栉孔扇贝1000万粒,均由深圳市海洋与渔业服务中心的生产基地提供。 据了解,我市已连续17年增殖放流,共放流虾苗1.98亿尾,海水鱼苗82万尾,贝类124吨。此外在2003年,深圳市还选取了5000尾鱼苗,挂上标志后放回大海,以检验增殖放流效果。增殖放流的目的就是将在养殖场人工培育出来的鱼、虾、贝苗等放归自然,以缓解渔业资源日益衰退的危机。 建人工鱼礁保护海洋资源 由于工业污染加剧和开发利用过度,深圳市海洋生态环境已遭到较严重的破坏,水生生物的数量大大减少,鱼类及水生动物种群逐渐衰落,海洋生态资源的平衡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据了解,我市每年不但在伏季休渔期进行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而且从2003年开始,在深圳东部海岸杨梅坑海域进行大规模人工鱼礁建设。并从今年开始投资6000万元,在杨梅坑建设覆盖海域7平方公里的人工鱼礁区,并配备占地4.6万平方米的科研、监测基地,用来保护海洋生态资源。人工鱼礁是用水泥模板或抗腐蚀的废旧器材,连接而成的仿制鱼礁,投入海底用以诱集鱼群栖息,对恢复海洋资源有重要作用。 记者在海鲜市场看到许多待售的幼鱼。这条“大剥皮”鱼本能长到5公斤多,但 却在幼年遭到捕杀。深圳商报记者廖万育摄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关键实习生李喜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