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宏观调控中的“水桶理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2日 17:32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杨明炜 “大家都知道,经济学有一个水桶理论。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水量大小的并非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或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木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增加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因此,压长补短可能是此次宏观调控的根本目的。”
7月31日,在“对当前宏观调控形势的分析”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伟的“压长补短论”引人深思。 何伟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不应该是“压长”,而应该是“补短”,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民经济平衡、快速、高效、持续地发展。近一段时期,通过推行宏观调控措施,抑制钢铁、水泥、电解铝和房地产等过热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已见成效,而要加大对增长缓慢行业的投资却非常困难。 今年一季度,第一产业投资增长了0.45%。符合新兴工业化要求的投资却增长缓慢,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的80%来自于外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的投资各占10%。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一个重要行业,在印度,其产值已占据GDP的16.7%。而在我国,尚不足1%。国内市场巨大的软件需求,绝大部分是依赖进口。 再看二板市场。二板市场是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孵化中小企业创新的风险投资退出的重要渠道,但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股市本该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在我国,股市却与向好的经济形势表现相左。股市长期得不到健康发展,资本市场就不能发挥正常作用,科技创新就缺少土壤。 何伟表示,宏观调控在“压长”的过程中,提出有压有保,是十分正确的。但目的要明确:“压”的是劣,“保”的是优;不能以所有制来分,对国有大企业“保”,而对民营企业“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优劣不是政府说了算,而应由市场来选择。只有优胜劣汰的规律发挥作用,才能避免一刀切,才能为“压”和“保”提供一个客观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