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内地机构进入香港债市意愿不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31日 01:48 证券时报

  多位内地香港机构投资者表示:内地机构进入香港债市意愿不强

  本报记者 郭蕾

  日前,中国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发布有关细则,标志着内地金融机构直接投资香港债市进入实质性的操作层面。这对内地和香港证券市场会产生什么影响?有哪些风险需要防范?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现身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内地和香港的机构投资者。

  内地机构审慎关注

  南方基金债券经理李海鹏认为,内地机构获准直接投资香港债市短期内不会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出。他说,香港的债券市场并不发达,不但和美国没法比,即使是和内地债市相比,香港债券市场无论是交易量还是二级市场的活跃程度都要逊色,但中长期而言这的确是个好消息。他认为,随着香港债市的不断发展,交易机制的日益完善,内地投资者可以在香港买到更多内地没有的投资品种,尤其是以外币计值的债券,甚至可能购买一些衍生金融工具。

  深圳发展银行资金交易中心交易员章希表示,之前也通过境外的托管机构进行外币衍生产品和债券的交易,但主要还是美元产品。港币债券和衍生产品市场规模比较小,品种不多,利率也不低,所以参与不多。对于香港政府最近推出200亿港元的债券,他表示,深发展会考虑买入,最近已经有员工参加了相关的培训。至于是否会使用中国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提供的托管结算代理服务,章希表示还要看是否能降低成本和是否安全便捷。

  财富证券固定收益部总经理丁颖新则认为,短期内公司不会考虑买入香港债券。因为香港发行债券的收益率低于内地同类债券,加之香港债券市场本身欠发达,欠缺流通性,对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投资者诱惑力并不大。但丁颖新表示,目前国际化是个大趋势,从制度角度看,开放内地机构进入香港债市是好事。目前香港和内地的债券市场都不是非常成熟,两个市场更多地融合有利于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国信证券投资管理总部总经理王晓明表示,投资香港债市对于内地券商而言还是个新生事物,公司会密切关注。

  香港债市期待更多投资者

  香港大福证券首席交易员蒋锡麟表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债券市场发展明显滞后于保险、证券及金融市场。最近港府推出200亿港元的债券,并获得了投资者积极的认购,这对香港债券市场是好事,也欢迎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这个市场上来。但目前债券的二级市场交投很不活跃,港府债券上市首日只成交了3手。因此,如果能有更多的投资品种和市场参与者,将增加债券的流动性,有利于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

  总部位于香港的国泰君安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经理赵丹阳表示,香港的债券市场并不发达。首先港府不需要发债。在1998年之前,港府财政一直是盈余的,即使是最近几年出现了财政赤字,截至5月底的财政储备还有2661亿港元,而且港府计划2008年实现收支平衡。香港企业债市场也并不活跃,香港政府发债的主要目的并非融资。他认为港府发债一方面是测试一下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为市场提供一个基准利率,进而鼓励企业发展,进一步发展香港的债市,巩固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因此他也认为短期内内地机构进入香港债市的意愿不会很强。

  资本项目资金外流风险需防范

  对于开放内地机构直接投资香港债市,赵丹阳认为,中央政府要防止这些资金变相投资股票的风险。他表示,该措施实施后,金融机构可以在开曼群岛、百慕大、巴哈马等离岸金融中心设立一家公司,由这家公司向内地金融机构定向配售可转换债券或垃圾债券,然后通过这家公司购买海外的股票,这就等于金融机构可间接在海外进行各类金融品种的投资。

  据业内人士透露,内地现在就有公司用类似的模式将资金转到境外投资,令资本项目下的资金外流,这种做法既不规范,也不利于国家外汇监管。

  赵丹阳表示,内地金融机构直接投资香港债市的具体规定目前还不清楚,投资范围有哪些限制、对投资债券的级别是否有要求、如何进行资格认证、如何监管等问题都有待明确。相信监管机构会制定相应措施,防范资金借道外流的风险。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