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苏力的困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 13:00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朱苏力的学术小环境与大环境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公众只能依据大环境的情况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双方相互不明白对方说了些什么。 今年3月,一名叫甘德怀的江苏考生参加了北京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他报考了由北大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担任导师的法律社会学方向,他的笔试成绩在报考该方向的30多名考生中名列第一。但在后来由北大法学院老师主持的面试中,老师们认为甘德怀“对面试问题均没
事后,由于对面试存在疑问,甘德怀在网上贴出了名为《我的北大考博经历———北大精神的蜕变》的文章,引起了网民的热烈反应。不久后,北大法学院院长朱苏力在互联网上发出了《关于甘怀德同学面试情况的说明》的回应。朱苏力的回文在网上引来了更多的争论。 这一事件有着鲜明的特征。该事件从头至尾几乎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很少有大众媒体的介入。同时,该事件拥有两个刺激互联网热炒兴奋点的题材。其一是事件发生在舆论敏感度很高的博士生考试领域,其二是该事件涉及到一位学术声望很高的知名学者,这位学者还同时担任着名牌学府法学院的院长。 首先需要提出的问题就是:大众媒体为什么没能大面积参加这次事件报道?现在看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考生发出的帖子在网上引起了争议之后,朱苏力就迅速在网上发贴回应。通过帖子,双方对各自的立场都进行了清楚的陈述,并且这些陈述难以说明这次考试存在什么违规行为。由此,考虑到事件缺乏构成新闻的基本元素,大众媒体都采取了一种观望的态度。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大众媒体没兴趣参与的题材会在互联网上炒翻了天?究其原因,就在于大众媒体做报道是需要深入调查的,必须掌握全面的事实才能说话。但在互联网上,凭借一个难以核对的ID帐号就可以随意说话,基本不需要为自己的发言承担责任,可以极尽口舌之娱。由此,网上出来了众多有关北大法学院歧视外校考生等没有依据的帖子。 令人不解的是,在大量的回帖中,几乎没有人从学生素质与大学学术地位的关系,朱苏力本人的学术成就和法律社会学的学术发展情况等基本方面进行讨论。 朱苏力为什么会回帖子回应?回帖子之后为什么引起了更大的争议?这是这个事件最有考察价值的地方。在朱苏力一篇知名文章中,曾引用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的话“全新的历史创举都要遭到被误解的命运,即只要这种创举与旧的、甚至已经死亡的社会生活形式可能有某些相似之处,它就会被误认为是那些社会生活形式的对应物”。看来,广大的网友是名言所述逻辑的忠实履行者。 这一事件是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发生的。学术腐败、经济学家为谁代言、领导干部的文凭等问题在近期的舆论中不断被关注。此外,在整个社会的文凭崇拜中,很多的考生和很多的导师都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任务和本职,加上一些学校招生人员的舞弊和不负责任,博士生考试中的灰色交易行为也屡见不鲜。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众对整个高校和学术界还能保持着美好的印象吗?在互联网提供的盲动空间中,人们不可能实事求是,也不可能给北大法学院和朱苏力先生留情面。从公开的评价和朱苏力本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是一个严谨、有学术才华和热爱学生的学者。即便是在担任行政职务之后,他近年来有大量的论文和译著面世。他曾在两本书的前言中,用《什么是你的贡献》和《世纪末日的交待》为题来表达自己的学术理想。 无奈的是,他的学术小环境与大环境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公众只能依据大环境的情况来形成自己的判断。朱苏力以自己在学术小环境中形成的观念来回帖子,假设的前提是对方是一群了解小环境情况和价值观的人。但考生甘德怀和公众却是以大环境的标准来评判和不断回应北大法学院的行为。就像两个听不懂对方语言的人,朱苏力与网民相互不明白对方说了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