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股缘何屡购母公司资产 从联通红筹的三次收购说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 11:40 证券时报 | ||||||||||
    中国联通(资讯 行情 论坛)(0762)与联通香港集团于2004年7月28日签订收购协议,联通香港集团将其持有的联通国际通信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给联通红筹公司。本次收购的价格为3716万港元,以联通红筹公司现有的资金支付。此次收购是联通红筹的第三次收购母公司资产,但并未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是收购数额较低,相对于中国联通上千亿的资产规模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本次收购只是联通按原定计划完成其上市时的承诺,实现整体上市、分步实施。
    收购行为逐个数     但从个别中资股频频收购母资产这一行为看,笔者认为可以进行深入分析,这往往可在中资电信股上得以集中体现。     比如,2004年6月17日,中国移动(0941)收购10省业务,总价值36.50亿美元。资料显示,自1997年广东、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开始注入中国移动,其在香港上市以来,中国移动几乎每年都有收购内地省市通信资产的行动。其中1998年,收购江苏移动通信资产;1999年,收购河南、福建、海南移动通信资产;2000年,收购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山东、广西移动通信资产;2002年,收购安徽、江西、重庆、四川、湖北、湖南、陕西、山西移动通信资产;2004年,收购10省业务。至此,中国移动通信主营业务资产实现整体上市。     同样,2004年6月,中国电信(0728)以约278亿元的金额,向母公司电信集团收购包括湖北、湖南、海南、贵州、云南、广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0省区分公司网络资产。在此之前,中国电信在2003年年底,斥资460亿元,向母公司收购安徽、福建、江西、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及四川共六省市包括固网、数据、互联网及网元出租等电信网络业务。中国联通(0762)也不例外,2002年12月31日中国联通完成收购的吉林等9省GSM业务以及CDMA业务。     就收购母公司资产来说,除以上电信上市公司以外,最近比较常见的就是电力上市公司。由于中国电力短缺,从而刺激发电上市公司从母公司手里收购已建电厂资产,以扩大发电能力。电力行业的收购并不那么引人瞩目,但往往却是利好消息。     比如,2004年7月6日华能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0902)以45.75亿元作价,向母公司华能集团收购5个电厂项目资产;2004年7月华电国际(1171)斥资7974万元,向母公司华电集团收购安徽省一家电力公司40%的股权;2003年,华电国际出资4.755亿元收购母公司控股的四川广安电厂80%的权益。     并购事出有因     笔者看来,中资股大量收购母公司资产的现象是有历史原因的。首先,这些上市中资股绝大多数属于国有企业。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往往具有“大而全”的特点。在上市之前,这些企业往往剥离出盈利能力比较好的资产来上市。等到这些资产上市后,再通过关联交易让上市公司通过收购的方式把其他经营性资产买入。这样一来,母公司既可以将未上市资产装入上市公司里,实现整体上市,又可以通过这些资产变现拿回一些现金。     其次,由于中资股的母公司一般对其绝对控股,所以通过关联交易很容易实现母子公司的资产交易,且一般不会遭到太多反对。投资者经常可以看到中资股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的董事长是同一个自然人。     再次,上市之初,上市公司的资产一般仅是母公司资产的一部分,而这些上市和非上市资产一般属同一类型,上市之后的同业竞争比较常见,所以这些中资股公司也愿意收购母公司资产,以达到母公司资产的整体上市,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可以看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通过若干次收购基本实现了整体上市。     最后,收购也不失为一种较快的扩张战略。中资股大型企业一般处于一定的垄断地位,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强化垄断力量,也会增加竞争力。     后市区别看待     其实,简单从上市公司收购母公司资产的角度看,投资者还无法断定这一行为对其他股东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对股价的影响。不同的收购有不同的性质,即使中资股公司中普遍存在的收购母公司资产的行为,也应区别看待。     比如,电信公司的收购,往往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通过收购母公司资产逐步实现集团公司的整体上市。同时,也可扩张规模,提高竞争力;而电力上市公司的收购是通过收购母公司资产,以最快速度扩大自身发电能力,充分享用由于电力短缺所导致强劲需求所带来的高利润。     从几家电信上市的收购行为看,我们认为这些公司的收购行为主要是遵从母公司的意愿来进行的。当然,母公司(或控股股东)一般没有动机通过这样的关联交易抢夺其他股东的利益,所以收购价格往往比较合理。     理论上说,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的收购是否有利,主要是看购入资产的盈利能力或产生现金流能力是否大于所用资金的机会成本。     几家电信上市公司的收购均是利用现金收购母公司手中比较差的资产,所以市场不可能期望这样的收购能提高整体资产的盈利水平。所幸的是,由于收购价格较低,市场对此基本上没有太大反应。     然而,对于电力公司收购母公司电力资产的行为,市场就应另眼相看了。由于中国发电公司通过电力体制改革之后形成了5大集团,其中大唐、华能和华电集团均在香港有相应的上市公司,而这5大集团刚从国电公司分拆后,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而各大集团内部,上市资产与非上市资产也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所以,不同于几家电信公司,发电上市公司收购母公司资产主要是出于增加上市公司的生产能力,提高盈利水平的目的。特别是在电力短缺的情况下,通过收购电厂,比独立新建电厂能更快扩大发电能力。而母公司将资产转让给上市公司也是出于对上市公司发展的支持。     所以,笔者认为,现在的中资上市电力公司通过收购母公司发电资产,能取得较支付资金机会成本更高的收益水平,这样的收购对股价有刺激作用。而且,通过观察上市公司是否有能力进行收购母公司资产,或具有多少潜力收购,可以判断他们中哪家公司更具增长潜力和投资价值。     中国联通历史重现     2002年12月2日 在香港上市的联通红筹收购了其控股公司(联通BVI公司)旗下的九省通信业务,其中包括吉林、黑龙江、江西、河南、陕西、四川、重庆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移动通信业务。     本次收购拓展了公司的业务空间与影响范围,但由于当时整个通信行业的寒冬还没有完全过去,联通的移动业务过于单一,加上公司部分省市的移动业务还处于发展阶段。因而,本次收购没能给公司创造很好的盈利,年终业绩反而出现负增长。在当时香港整体行情低迷的背景下,该公司股票只走出了一波极短的反弹行情。     2003年12月1日 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通A股公司)和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联通红筹公司)分别在深圳、香港召开股东会,会上以100%票数表决通过了向母公司收购9省市业务及将传呼业务售予母公司两项议案。     本次收购的9省市业务分别为:山西、内蒙古、湖南、海南、云南、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等未上市9省(区)分公司的GSM资产、业务及CDMA业务。因贵州分公司预计2003年将亏损,故不在本次收购范围之内。此次收购9省市业务总作价为113亿元。至此,中国联通集团成功完成了九省市注资,实现了核心资产的上市。     而对联通红筹公司来说,此次收购由于售出亏损的传呼业务并且计入了已完成收购九省的业绩, 因而不排除2004年公司业绩大幅度增长的可能。在收购公告发布之后,整个市场赶上了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中资股行情,使得联通红筹的表现远强于在港交易的其他蓝筹股。股价一度从6港元上涨到10港元附近,最高涨幅达到近70%。     2004年7月28日 联通红筹再次宣布,同意以3716万港元现金,收购母公司联通集团在港的间接全资子公司联通国际通信,预计有关收购将于8月11日或双方商订的较后日期完成。     联通国际通信主要在香港从事虚拟流动电话及IDD长途电话等业务。截至今年6月底止,联通国际半年营业额及未经审核税后盈利分别为3633万港元及556万港元。本次的收购将有助公司加快拓展香港及海外电讯业务,但考虑到所收购公司目前的盈利能力,估计对整个公司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市场对此也较为冷淡。当日公司股价反而下跌0.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