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建议设立我国“防灾减灾日”(专家建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 03:59 人民网-市场报

  金磊

  面对日渐频发的事故灾难,我们已经一次次反思,但反思最弱的却在于对于国民安全文化教育欠缺的足够认知。尤其对载入史册的历史灾情认识不足。7月28日是20世纪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唐山大地震28周年纪念日,我们准备了什么呢?各级政府是不是应该引领公众回望一下这并未远去的灾情,全国主要媒体是不是抓住了这一教育国民增强防灾自护意识的时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现身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机呢?我认为面对“7.28”,国人该思考一下如何度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河北唐山市发生了一次7.8级强烈地震。这次震惊世界的“7.28”大劫难,不仅是中国历史一次罕见的地震灾害,也创下了近400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纪录:它被列在全球20世纪十大破坏性最大的地震灾害之首。

  现在,一个新唐山又展示在世人面前,但我们就该多一层思索,尤其要树立起防灾减灾的新文化观念。

  自2003年末迄今,井喷、火灾及爆炸、踩踏事故、游船翻沉、文物烧毁事故、全国城市暴雨致灾等,被媒体通天热炒,已是一种防灾预警的觉醒。具体讲,要提高我国国民的公共安全防灾文化意识还至少关注两点:其一,政府对公共安全职能的定位。无论是“新北京、新奥运”,还是全面小康建设,公共安全问题都成为人们的公共需求,公共安全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不仅是一种需求,更成为一种文明标志,为此应成为考查政府绩效的关键指标。其二,需告之公众安全是人们做事的前提。安全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研读并实践它正是当今遏制公共事故危机的良方,其关键点在于不要“就事故论事故”,而是从更高的文化层面去剖析事故灾祸的发生背景中人为致因的种种要素。鉴于对我国20世纪各类事故灾难的分析,鉴于对国民所能承受的灾难心理的期望,建议将每年的“7.28”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借机较为系统地开展一次生动的公众安全文化教育或演练,具体活动初拟为:

  (1)这一天国家要举行专门的活动,总结一年来全国在防灾减灾上的成效、经验及教训;

  (2)国家及相关部委应举行专家研讨会,并向全国发布防灾减灾白皮书,告诫公众国家一年来在防灾减灾上的行动;

  (3)报刊、电视、电台等媒体要使防灾减灾教育形成一个高潮,并通过有关社会团体使“灾害文学”、“灾难题材电视节目”等公益节目要有播出的黄金时档;

  (4)公共安全、校园安全、社区安全、家庭安全要形成宣传教育的规模并形成制度,使公众通过每年的“7.28”防灾减灾日都能在安全意识及能力建设上再得到一次深刻“洗礼”。

  为了国家及国民的安全,让我们期待着中国的“防灾减灾日”的诞生。

  (作者为中国防御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专家,高级工程师)

  《市场报》 (2004年07月30日 第四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