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做市商 直指流动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 14:01 上海证券报 | ||||||||||
    2004年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真可谓是好戏连台,继推出买断式回购、财政部发行凭证式电子记账国债、农发行开启市场化发债之旅,以及以中行和建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工作正式启动之后,7月22日央行又推出了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队伍的重大举措,由最初的9家扩大到15家金融机构。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银行间做市商队伍的进一步壮大,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地位将再次得以巩固。
    因为做市商在市场交易中具有较高的定价能力、广泛的市场联系和承受冲击的实力等优势。因此该制度的实施,一方面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好的价格信息,保证市场交易的连续性,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市场效率,另一方面也便于发现价格和维持市场价格稳定,遏制过度投机,平抑市场波动,分散市场风险。     2001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规范和支持银行间债券市场双边报价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金融机构经批准可开展债券双边报价业务,同年9月正式批准了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9家商业银行成为首批双边报价商,至此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开始浮出水面。     这一制度的推出对培育市场做市商、活跃债券现券交易、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起到了积极作用,市场流动性有所提高。但是,在经历过2002年至2003年上半年的辉煌以后,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双边报价业务基本处于停步状态,活跃市场的功能日渐削弱。尽管这期间央行为完善双边报价制度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并不明显。     究其原因,既有市场因素,我国已从长期的利率下降通道缓慢步入利率上升通道,债券投资的长期风险在加大,对做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有报价商自身(主要是分析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较低、缺乏做市经验、缺少竞争压力等)以及政策制度(监管和支持力度仍需加强)等方面的原因。此次,央行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队伍,是从政策制度上对做市商制度进行完善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此前,银行间市场的做市商比较少(只有9家,且仅限银行),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同一报价券种拥有的做市商少,单一做市商为市场合理定价的能力有限,承受市场冲击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市场的流动性差,价格也难以稳定。     此次增加做市商数量,凸显以下几个亮点:一是做市商数量上有了增加,由9家增加到15家,有利于做市商之间合理竞争机制的实现,为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到这一队伍打开了口子,同时也有助于现有的做市商更好地履行自身的做市义务,最终实现吐故纳新;二是做市商队伍结构更加合理,从目前的做市商队伍的结构来看,共有四大国有银行,三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六家城市商业银行,两家证券公司,涵盖了银行类金融机构,新增了证券公司类金融机构。这实际上为以后扩大其他机构类型,比如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甚至是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进入做市商队伍奠定了基础;三是机构素质较高,吸纳这些市场上交易活跃、资信较好的机构加入到做市商的队伍中来,对提高整个做市商队伍的素质大有裨益。     相信,随着央行今后推出更多的促进市场发展的措施,做市商制度必将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