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质疑固定资产投资“退烧”过快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 05:06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国际金融报记者 李卫玲 发自北京 7月25日,国家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北京对宏观经济数据提出了质疑。他认为,4—6月的经济数据可能不够准确,但是投资增速的下降趋势基本可以确定。
6月的各项宏观经济数据表明,去年年底以来,特别是今年3—4月份的调控政策效果明显。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增长31%,较之一季度回落16.8个百分点。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3月,同比增长43.5%;4月,同比增长34.7%;5月,同比增长仅为18.3%,剔除价格因素为10%左右。在短短3个月内,投资降速如此之快,是近十年没有的。 巴曙松表示,对照1998年的增长预测,在实体经济方面的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因此,他怀疑4—6月的数据可能不够准确,但投资增速的下降趋势基本可以确定。 巴曙松指出,如果投资统计数据是完全准确的,如果下半年不及时纠正基层银行和有关部门在落实行政调控措施中一些片面行为,如果不在相关政策落实及政策方向上作出适当的改善,下半年投资增速可能跌得更深。 2004年5月的信贷下滑,主要还是行政的力量。2003年9月上调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10月份贷款增长仅下滑0.2个百分点;2004年4月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5月份贷款和广义货币增速就分别下滑1.3和1.6个百分点。 巴曙松认为,这只能解释为行政管制带来的结果。5月14日,发改委、央行、银监会发布了关于9大行业控制贷款发放的通知。巴曙松担心,对于在建项目的过于严厉的清理,可能导致投资的快速下滑。要注意清理过程中的金融风险,能够补办手续的,与其清理,不如补办手续。对于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的选择,如果是市场引起的问题,应当坚持用市场手段。 巴曙松认为,目前取得的调控效果,需要通过改革来巩固。改革推进之时,也是宏观调控力度逐步淡化之日。这些改革包括环保制度改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行业分析能力的改革、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财税体制的改革等。 下半年的重点,是在保持投资的平稳增长的前提下,启动消费;鼓励薄弱环节的发展,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更多采用法律和市场手段,积极推进改革。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7月27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