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宇 实习生 龚丽辉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化肥价格持续上涨。进入2004年7月,北方地区的尿素价格再度上扬。长山化肥集团尿素价格达到1650元/吨,比6月份上涨100元,通化化工公司尿素价格在1550元左右/吨,比6月份上涨40元。此外,肇洲、集贤等地农民也纷纷反映,当地的化肥每袋也已涨到90元左右,而且无货。
今年上半年,有关部门为了抑制不断上涨的化肥零售价,确保农民增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限定化肥出厂价格。1月11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化肥生产供应工作稳定化肥价格。4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要求降低农资零售价格的通知,对大部分化肥品种出厂价格实行上限控制。企业生产的各品种化肥出厂价格,一律要以现行实际价格水平为准,只许下降、不得提高。对化肥批发、零售环节立即实行进销差率、批零差率或最高限价控制。企业经营化肥从出厂到零售的综合经营差率最高不得超过7%。7月份,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继续做好化肥供应工作,稳定化肥价格。通知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继续抓好化肥生产。要加强化肥运输协调工作,促进化肥流通。对出现化肥公路运输紧张的突发事件,由各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启动道路运输应急预案,组织运力进行抢运,必要时发放道路运输特别通行证并据此免费通行。通知要求,继续加强对化肥价格的监管,保持化肥价格稳定。对化肥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仍实行政府指导价以及进销差率、批零差率或最高限价形式管理。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关于化肥这一农资产品,国家就出台了3个相关限价文件,证明了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基础地位。然而,在投入成本、原料、运力、电力等投资因素价格高居不下的条件下,靠政策强制性地限制化肥的销售价格,只能暂时缓解高价化肥的情况,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在上半年国家限价政策出台的两个月后,很多人发现,刚刚回稳的化肥市场售价又再次悄然上涨,而且涨势愈演愈烈,使正处在用肥高峰期的农民苦不堪言。许多地区的化肥价格一路飙升,价差之大令人吃惊。据了解,在内蒙古、黑龙江、河北、福建等省,化肥涨价的速度是最快的。内蒙古通辽地区市场零售价已高达每吨1850元—1900元,比上月上涨了600元;7月,福建泉州的尿素价格已经高达每吨1800元,与往年同期相比每吨上涨了约300元。从5月底到6月中下旬,全国化肥价格的上涨幅度仍然超过10%。
化肥价格直线上涨,让不少投资者跃跃欲试。对此,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的专家指出,化肥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家相关部门对化肥价格一直采取严格的限价政策,短期投入获取大额利润不太可行。在投入成本、原料、运力、电力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下,化肥投资赢利存在着巨大变术,因此投资化肥一定要谨慎。尤其是在化肥价格大涨,而粮油、蔬菜等物价没有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高价化肥不会一直存在。随着化肥价格下滑,利润空间必然缩小。这样,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的扩建目标就会落空。目前国内的尿素市场已呈现出供大于求的趋势,而国际化肥市场上尿素的价格比国内更低,所以此时投资者进入化肥行业,肯定不能保证全部盈利。
《市场报》 (2004年07月27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