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熊市”直正的诱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 08:46 经济观察报 | ||||||||||
    甚至没有人再敢预测中国股市的走势了     当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当上周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还预测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速会在8.5%左右;中国股市即使是在已非常低迷的情形下,又一次失去耐心,7月22日,上海 综合指数收盘大跌2.80%,深成指重挫2.22%。7月23日,上综指跌穿1400点。
    “没有人能解释清楚这个现象,就连市场人士的信心也遭到了重挫,几乎所有的市场人士在短期内度对股市做出了继续下滑的判断,这与以往每遇这种行情必有争议的状况大相径庭。”一位市场人士无奈地说。     危机四伏     对于中国股市, 4月9日也许是一个转折点。当天,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决定进行宏观调控。会议之后,人民银行立刻再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国家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举措也接二连三地相继出台。     这一天也成为了上半年股市行情的分水岭。此前,股指基本呈单边上涨之势;而之后,则呈单边下跌态势,下跌过程几乎没有像样的反弹。“前面的一波下跌是与宏观调控有关,但是6月份之后的下跌就与宏观调控没太直接的关系了,6月份之后,宏观调控政策已经不再出台。”申银万国研究所的桂浩明先生指出。颐合兴业投资咨询公司的张卫星先生把股市下跌的直接原因归结为资金的问题,他认为中国股市已经很难再吸引新的资金进入,再加上股市不断扩容,“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必然导致价格的下跌,而且价格的下跌又会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和信心,市场很快就进入恶性循环之中。”     数据显示,2001年6月底,深沪两市共有A股上市公司1115家,流通股总股本1235.494亿股,流通总市值17362.81亿元;3年后的今年6月底,两市A股上市公司家数增加到1312家,流通股总股本1898.09亿股,而该日的流通市值则为11798.29亿元。一位市场人士把这种奇怪的现象称为股市的“滞胀”。     这种“滞胀”为市场的各参与主体带来的不外乎是灾难。     中国基金业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一季度苦心经营的繁荣景象在二季报面前成为了笑谈,号称“专家理财”的证券投资基金今年上半年几乎全行业巨幅亏损,尤其是博时基金公司大肆做空核心资产,使得专家理财的水平实在难以恭维。“4月份的宏观调控政策,稍有经验的人都会选择减轻仓位。但大多数基金并没有成功逃顶,而且令人不解的是一些新基金还不断加重仓位,这些理财专家的水平实在难以让人恭维。”一位投资者评价道。     而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证券公司也在延续着衰落。截至2004年7月20日,在60家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券商中,已有29家证券公司公布了未经审计的2004年半年报。其中11家券商出现亏损、4家微利,申银万国更是亏损2.51亿元。据有关人士预计,剩下的30家证券公司半年报可能会更差。     而另一项指数也较为瞩目。经过近四年的整顿、加强监管,中国上市公司的质量依然让人担忧。由《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研究院编制的“2004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数”显示,一千多家境内上市公司的信任度均亮“红灯”,平均信任度指数35.6!而这项指数的满分为100。即使在改革力度最大的新股发行这一块,监管层的监管依然存在很大的漏洞。“近期琼花隐瞒披露委托理财事件本来是应该监管机构发现披露的,但是最后竟是由媒体发觉披露的,意味着监管机构严重失察。投资者对管理层的信任度产生怀疑。”国泰君安的一位人士指出。     政策失灵     “现在市场已经达到很大的规模,很难再让股市像以前那样听话了,政策的指挥棒已经不能在这样的市场中左右股市的方向。”张卫星说。     回顾中国股市十一年的历史,每一波行情都深深地打上了政策的烙印,因此把握政策的脉搏,就可大体把握股市的动向。“从1994年的三大救市政策,1996年底的股市剧烈回落,1999年‘5.19’行情到目前的大盘在1339点的持稳,无不是在政策的嬗变下导致走势的改变,因此,要判断近期股市的动向,我们就有必要来探讨一下近期政策变化的主线,把近期出台的政策进行梳理,从而试图推测股市的走势。”张卫星指出,“过去对市场有太多的‘激情决策’,政策出台频繁,水分也很大,甚至一篇《人民日报》社论就能导致股市暴涨或暴跌。”     现在,一切显然已经不再是昔日模样。     即使“国九条”这个被称为中国股市的纲领性文件也并没有让中国股市迎来春天。在“国九条”出台后,市场信心暴增,市场人士几乎众口一辞认为中国股市在2004年必将迎来黄金机会。“现在的股市已经到了一个不可能人人都说好的时代,及时出台再强有力的政策也无法让整个市场投资者随之转动。当然,除非政府全面放开资金渠道,但那只是饮鸩止渴的短期办法。”一位证券公司的分析师指出。     “政策的落实才是现实之举,没有落实,再好的政策也是徒劳,‘国九条’出台后只是落实了中小企业板设立这一条,而这种大规模的融资恰恰是继续为市场抽血的行为。”桂浩明指出。“‘国九条’的方向性没有问题,也说明国家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已经达到很高的高度,它会对证券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不落实,什么政策都没有意义。”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的李永森教授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制度缺陷     这应该是一个尴尬。经过两年的“超常规发展”,我国基金总资产已经达到约3000亿元的规模,然而,据市场人士分析,在我国证券市场,能够适合基金投资的股票不会超过100只,适合基金投资的股票的市值,估计也就5000亿元以内。3000亿以上的资金追逐5000亿市值的股票,不同基金集中持股便是体现。“基金业这两年一直都在声称要价值投资,但是真正有价值的公司却少得可怜。”一位市场人士抱怨。     中国股市一直在用“技术模仿”试图来改变制度性缺陷。例如,针对上市公司的各种治理措施频频出台,却无法改变今年上半年很多上市公司问题的不断涌出。     “仅一个德隆系就有众多未披露的信息,而证券公司的大面积违规更彰显了这一点。”张卫星直言。     一位市场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有股的不流通和高价的新股发行、增发、配股近一步导致了市场的市盈率走高,国有股的不流通还导致了中国股市股权割裂一股独大。在高市盈率的中国股市,最直接的结果是新股上市无偿获得市场财富。而股权割裂一股独大在高市盈率的中国股市的结果就是非流通股东轻易侵占流通股东利益。     “中国股市现在可以说是一个传销模式。发行上市的市盈率定价导致上市伊始的高股价,而接下来的轮回就是寻找下家接盘,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盈利。”张卫星指出。     “钱最后都落到了上市公司的口袋里。”张把中国股市比喻成一台老虎机,“13年来,中国股市发行了13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用这些股票融资8000亿元,平均每家融资6亿元资金。10多年来中国股市收取的印花税和交易费合计4500亿元,平均每个上市股票代码从投资者身上抽取资金3亿多元。而10多年来给A股投资者的分红派息700亿元,平均每个股票约为0.5亿元。”     上市公司以很小的代价融来大量的资金,这就是股权割裂的弊病。     “中国证券业拿什么来迎接日益来临的开放?”张卫星的话似乎是一个大危机到来前的警钟。
|